考研专业选择?考研经验谈:再“冷”的专业也有“热”的人 人的一生中,诱惑太多,欲望也太多,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所说的那样,时刻都处在“to be or not to be”的焦虑当中,不停地选择与被选择 。命运本来无所谓有,无所谓无,选择的次数多了,回头看看,一眼望见的便是命运 。所以,对于选择考研,不仅仅是参加一次考试,而是选择一次命运;人生的考验有很多,有的必须经受,有的则可以绕过,譬如考研 。没有人会知道这次选择会意味着什么,至于以后的功成名就抑或意志消沉,它既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更非充要条件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经历过,人生便比别人多了一次别样的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但之后的那句“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可能就未必都知道了。之所以引出这句话,是因为对于考研的人来说,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心态和目的来参与这次选择,不论是出于理想主义者的激情,还是功利主义者的理性,在考研的漫漫征程上,大家都必须面对同样艰辛的付出,面对同样的抉择 。而关于专业的“冷”“热”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爱情中最怕的就是“我爱的人不爱我”和“爱我的人我不爱”,在考研的专业选择中也是一样 。“我爱的”是兴趣,“不爱我的”是热专业,“爱我的”是冷专业,如何才能在这三者之间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呢?谁都知道“两厢情愿”是最美好的结局,问题是如何实现它 。“冷”、“热”这两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参杂了大量主观色彩的词眼 。有些人把在冬泳视为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而这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有些人即使在夏天,旁人已是汗流浃背,他们却是滴汗不流 。同样,关于考研的冷热,说到底其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对别人来说冷的,对自己来说不一定也冷,对别人来说热的,不一定也对自己热 。对我来说,当初选择哲学这样一个在绝大部分人眼中的“冷”专业,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做出的选择,而是面对理想做出的一个抉择 。命运的伏笔现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偶尔回想从前,都觉得不可思议,以前从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走上哲学这样一条道路 。因为从初中开始,自己的理想就一直是从事生物,尤其是与基因工程相关的职业,初中毕业时的校友录上,同学们写得最多的就是“祝你早日成为一名杰出的生物学家 。”并且,整个高中可以说也都在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着,除了数学一门不尽如人意外,化学,物理,生物几乎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而且也是从初中开始,自己就阅读和自学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总以为这就是自己以后所要走的路了 。可是命运往往并不是按照人的意愿发展的,虽然可能会面临一时的困惑,但如果一切真的都按部就班,如预料中那样发展的话,人生可能也将失去很多乐趣吧!高三分班的时候,我选择了文科,虽然这样就意味着要和自己最初的理想说再见,但在面对数学成绩时,为了保险起见,也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高考的成绩超出重点线三十多分,于是便满怀信心地报考了一所自己喜欢学校的金融专业,就这样怀着必胜的信心,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出乎意料的是,命运又同我开了一次玩笑 。当时报纸上公布了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我以几分之差与自己的第一志愿失之交臂 。上了大学之后,虽然老师和同学都很不错,但离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概念还是相差很远 。由于对本专业兴趣不大,我便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自己感兴趣的哲学类书籍的阅读上 。回归理想最终决定考研是在大三的第二学期,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自己对哲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二来也是因为确实还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或者说心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于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想 。那个时候,自己一心就想着能够继续深入地学习哲学,考研只是一种可以继续这种学习的手段,至于就业,当时确实没有认真考虑过,所谓的“冷专业”与“热专业”,对自己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此外,很多人都是在决定考研之后才开始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其实在我看来,这多少带了点盲目性,而且为了追求所谓的“热”而放弃平时的积累和素养、放弃理想,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为今天热的专业,未必就是明天热的专业,现在不少昔日的冷门专业已经渐渐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我一直坚信,不论是冷还是热,唯有夯实自己,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冷”与“热”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选择,它更决定了你在考研的路上以怎样的状态出现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虽然很俗,但却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 。对很多人来说,考研的过程可能是枯燥的,烦闷的,尤其是一些人在网络上故意把考研复习的过程写得“惨绝人寰”,这就在无形中给了自己许多不必要的压力 。其实,只要放轻松,沉下心来,一切其实并不难 。我考研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乐在其中的,除了在体力上所必须的付出外,似乎没有感到过枯燥和烦闷 。还记得那时和另外两个同学面对面在一张桌子上复习的情景 。有一次,我在看康德的第一批判,被康德的思想所深深感染,竟然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一笑倒把对面的两位吓坏了,后来她们笑着对我说:“就算哲学容易让人发疯,但也没这么快吧!比药都灵 。”还有一次,中午从图书馆出来准备去食堂吃饭,但因为脑子里正在思考一个问题,竟然神使鬼差地走出了校门,直到看见学校门口那个绿色的邮筒才反应过来,然后一个人站在那里傻笑了半天,自己都开始佩服自己了 。这些在别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对我来说却是无比的幸福与快乐,因为我能徜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自己开心的事 。仔细想想,与专业的“冷”“热”相比,兴趣确实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身边不少的朋友都认为高考填报志愿时其实对于所选的专业一无所知,不少人直到真正开始学习所选专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因此不少人也把考研做为自己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不论任何时候,兴趣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仅仅为了所谓的热门,而去选择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在其后的三年,日日“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仅不大可能有什么建树,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理想照进现实理想终归是理想,拥有理想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才能让理想拥抱现实,尤其是在就业形势并不是很好的社会大环境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冷热专业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考研,这才是“冷”与“热”最大的分水岭 。分众传媒非常年轻的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江南春,1995年毕业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曾经最大的兴趣是编写浪漫的诗歌,而现在却成为一名卓越的企业家,位居内地十大富豪榜 。当然,十几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成功也不可能被复制 。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再冷的专业也有非常“热”的人,即使是再热的专业,怀揣着简历而无处栖身的也大有人在 。做出这种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基础学科对于人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一些新兴学科、实用性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而且这种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所以“冷”“热”的主动权并不在所选的专业,而在于自己 。总之,考研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试,而是一次磨练自己意志的过程 。不论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去读研究生,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在专业的训练中锻炼自己考虑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知识的积累,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到最后除了那些极少数需要专业知识的地方,大部分还是化为一种综合能力 。其实研究生更应该是一种能力的代表 。就像学习高数,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每天去不断地算怎么求定义域,而是锻炼一种思维 。专业的选择其实就如在股市买股票一样,追涨杀跌的事情是最忌讳的,需要做的是寻找“潜力股”和“价值股 。”——盛世清北教育 地址:海淀区 清华南门 文津国际公寓913室rr文科生考研专业_新东方官方网校考研想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请问有没有人知道好考吗?复试怎么样!听说复试很黑?真的吗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有前途吗?中科院研究生,还是有前途的,毕竟中科院的牌子在那儿摆着 。我觉得,在这里读研究生,最起码相当于排名比较靠前的211,或者中等985类的院校吧 。当然,这是个人愚见 。中科院下面好多研究所,读研究生就在所里读 。好多所都是国内顶尖一流的,科研能力非常强悍 。再说,还有那么多的院士,都是一个领域的前沿技术掌控人,如果能投到人家门下,你想想能少走多少路,该是多么幸运啊 。另外,中科院的研究生比较好就业,一是导师可以推荐,去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研究院,这样的单位一般都有编制,是非常不错的单位;二是自身牌子比较硬,毕业生应该比较抢手,高端招聘单位也比较多,就业相对容易 。总之,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是非常幸运的,也是很有前途的,可以秒杀不少211院校,甚至部分985院校,因此你便宜大了,好好努力吧,争取考上,有个好前途 。rr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涛考研怎么样
- 同济大学海洋考研
- 文科考研数学三难吗
- 文科生可以转哪些专业考研
- 考研后工作简历
- 还有50天考研 秋季招聘
- 考研和招聘
- 既考研又考教师资格证
- 文都考研中医综合app
- 文科大学音乐专业有哪些专业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