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全部核能供暖的城市出现了 中国集中供暖的城市


中国第一个全部核能供暖的城市出现了 中国集中供暖的城市

文章插图
一切顺利的话,未来的某个冬天,这座核电站还将把热量输送到青岛、烟台、威海三座城市 。
“什么是安全?
符合标准,就是安全的”
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毕业后,吴放一直在核心领域工作 。这位核能专家、山东核电董事长的日常工作,是和同事一起维护海阳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吴放回忆,2015年,自己在北京经历了数场雾霾,“抬头看不见建筑,只能看到上面发亮的字” 。这让吴放萌生了用核能供暖的念头,因为核能是清洁能源,几乎不会带来任何大气污染 。
当前国内供暖主要依靠燃烧煤炭和天然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中国北方城镇每年供暖能耗为2.1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约5.5亿吨,约等于2亿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 。
除了引发雾霾,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还造成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现象频发、海平面上升 。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大会上,多国政府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 。
人们能说清雾霾的成分,但很显然,人们更害怕核能 。说起“核”,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武器和事故 。如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重病、方圆30公里范围内受到严重污染、三分之一地球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再比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后者的影响力大到让多个国家暂时停止了核电站的建设和新增计划,德国甚至宣布2022年起全面弃核 。
吴放不常谈论“福岛”或“切尔诺贝利”,尽管他常常面对带着这些关键词的问题 。
在人类文明和战争的记忆里,与“核”有关的伤痕都太过深刻,“核”带来的恐惧感是持久的 。但在海阳核电站,距离核反应堆最近的人反而很安心 。
据测算,园区上千名员工一年受到核辐射的平均剂量约为做一次腹部CT的百分之一 。很多时候,园区里的辐射值甚至低于大城市——繁华都市中,空气里的粉尘、建筑中的天然大理石等材料也有辐射 。园区里还有一块计时大屏幕,截至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抵达时,核电站已经持续517天18小时14分24秒没有发生人因事件 。
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在吴放看来,安全是一个难以定义的词,他更愿意用“符合标准”来衡量 。“只要我们在建设、操作时符合标准,那我认为它就是安全的 。”事实上,中国在核能开发、利用方面制定的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 。
在核领域工作多年,吴放一直希望提高核能的利用效率 。受物理学基本规律的限制,目前全球核电站在发电时的热效率最高只有约36%的水平,相对显著提升,只能期待人类有重大科学和技术突破 。
核电站一般都建在海边,核反应会释放大量的热,需要海水作为冷却水,加热水产生的水蒸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吴放曾考虑,如果能从这些热能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供暖,能提高核能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实现清洁能源供暖 。
“这个想法从原理上说很简单,很多人都能想到,实施起来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学问题 。而且前几年核能供暖并不会比使用化石燃料便宜很多,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做这个尝试 。”吴放解释 。
推进研究的同时,他先在核电站员工宿舍区以及当地30多个小区做试点,然后逐步扩大范围,直到覆盖整个海阳市城区 。出人意料的是,不管是核电站建设和运行时,还是推广核能供暖时,他们发现当地老百姓并没有对安全性感到担心 。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是,核能供暖效果怎么样,便不便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