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栏瓦肆

古代的“瓦舍勾栏”是什么意思?瓦舍是宋代的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子、瓦市、瓦肆,或者干脆简称“瓦” 。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 。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也可以理解为后来的剧场 。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个“勾栏”(剧场) 。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一个较大的勾栏就能容纳几千人同时观看演出 。勾栏是商业性演出的舞台,每天都会表演杂剧、滑稽戏(类似于后世的小品)、说书、说诨话(类似于后世的相声)、歌舞、傀儡戏(木偶戏)、皮影戏、七圣法(魔术)、踢弄(杂技)、蹴鞠、相扑等节目 。勾栏的建造形制借鉴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点,设立戏台和神楼,又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建造全封闭的形制,四周围起,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 。在其内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上设有乐床 。其后是戏房,戏房通往戏台的通道称为“古门道”或“鬼门道”也就是上下场门,其他面则是从里往外逐层加高的观众席,叫腰棚 。其中正对戏台而位置较高的看台又叫神楼 。观众席里又有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龙头(前面说过水浒中雷横看戏“入到里面,便去青龙头上第一位坐了”),位于靠近戏台左侧的下场门附近,是黄金位置 。勾栏实行商业化的演出方式,对外售票,勾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 。勾栏瓦舍在北宋、金、元、明朝前期400余年时间里成为中国戏剧的主要演出场所,当然乡村野店还是以神庙戏楼为演出场所 。刚开始建造的勾栏是简单的临时性建筑 。后来砖木结构的庙台逐渐开始取代了勾栏,成为有了现代舞台、剧院的雏形 。另外瓦舍之内除了勾栏通常设有酒肆、茶坊、食店、摊铺等其他服务摊位 。十分热闹 。娱乐业发展与经济繁荣有很大关系 。北宋极盛时期,开封城里的瓦子有十所规模比较大的 。南宋中后期,首都临安城内的瓦子竟然多达二十三所 。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北宋都城汴梁“街南桑家瓦子(即水浒中提到的燕青李逵去过的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 。”在这些瓦子里有演小曲的,有演杂剧的、有玩影戏的、有玩傀儡戏的,还有说唱诸宫调的 。南宋都城临安的瓦子勾栏更多,瓦子演出的技艺有50多种 。城里有南瓦、北瓦、大瓦、中瓦、蒲桥瓦等,城郊结合部还有20多个瓦子 。其中北瓦最大,里面有20多座勾栏,有两座勾栏是专说史书的,还有一家叫小张四郎的勾栏,是以艺人的名字命名的 。那些无名的或过路的艺人根本就进不了勾栏,只能在广场上耍把式卖艺 。也叫“打野”、“撂地儿”,又称“雨来散” 。勾栏里不仅有表演射箭、杂技、魔术、驯兽等各类以男性演员为主的娱乐项目,还有以女性为主导的歌舞伎占了极大比例,总体来说,女演员占据了大宋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rr瓦舍、勾栏是宋代出现的商业娱乐性场所 。宋代工商业空前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生活日繁荣,为了满足市民多样的娱乐生活了,瓦舍、勾栏应运而生了 。瓦舍是综合性的娱乐场所,里面有演杂剧的、说唱的、耍杂技的,也有卖药、沽衣、餐饮、理发、赌博等娱乐服务,有的瓦舍还有妓院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妓》云:“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 。”瓦舍又叫“瓦子”、“瓦市”,为临时欢合之意 。北宋汴京城内有50多座瓦舍,而南宋临安城内的瓦舍也有24座 。勾栏就是用有图纹装饰的栏杆围成表演伎艺的场地,又称作“勾阑”、“构栏” 。临安北瓦中表演项目很多,有两座勾栏专门讲史,其余还有说经、小说、相扑、杂剧等,使人目不暇接 。据记载十三座勾栏终日不闲,上演伎艺可达百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