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贺涛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 。而这首诗的作者则尝试将情趣和理趣相结合,希望探索出一种新气象 。虽然后人将此诗的作者曾几列入江西诗派,但其诗风偏闲雅清淡,有别于江西诗派崇尚的瘦硬奇拗诗风 。这首七绝《三衢道中》是曾几的代表作之一: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题解:三衢,山名 。在今浙江剩衢县 。三衢道,是这首七绝的主题意象,那么,作者希望借此一主题意象表述些什么?我们一起看看:梅子黄时日日晴起句点明时节,在笔法上称为明起 。但此一明起,却暗藏着此诗的第一个同与不同的对比 。在诗词中,梅子黄时总是和雨关联,称为“梅雨”时节,例如,贺涛的《青玉案.横塘路》结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在这里,贺涛用“一川烟草”比喻闲愁之多;用“满城风絮”比喻闲愁之乱;而“梅子黄时雨”,则是比喻闲愁的绵长 。作者在这里用的是博喻修辞手法 。作者的起笔,实际上是利用诗词的特定意象“梅雨”,作了一个与“日日睛”的不同对比 。相同的是季节,不同的是“日日雨”的常态和现在“日日晴”的实况 。小溪泛尽却山行 。紧承“日日睛”,以游山玩水展开描述,小溪泛尽是玩水,山行是游山,中间着一却字(却,在这解作“再”),说明游兴之高 。相同的是兴致,不同是水一程和山一程 。仍是用同与不同为主题作铺垫 。绿阴不减来时路转句的运笔极巧 。紧承游山,但将游山的过程全部作了省略,直接跳转到归程上 。并且用归途上的“绿阴”与“来时路”的“绿阴”作出对比 。相同的是“绿阴”,不同的是“来时”与“归途” 。添得黄鹂四五声前面三句,都是一句一对比 。但作者在游山过程的“来时”与归途对比中,将来时没有的“黄鹂”叫声,作了强调,以扣合起句的“日日晴” 。即将“黄鹂”的叫声作为此七绝的诗眼,以突出归途的兴致与情趣 。此诗初读时,觉得只是写梅子黄时出游的情趣 。但细读之下,便会发觉作者是想借此情趣,探求诗的理趣 。三衢道中,就好比是人生的旅途中 。尽管都是雨多睛少,尽管都是水一程、山一程,尽管经常都会处在好象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中,尽管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景物、熟悉的脸容 。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用心感受,便会在这些相同当中,发现不同 。人生也就有了很多鸟语欢声般的情趣 。rr“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好一幅天空晴朗,梅子成熟,外出游览的景象 。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 。曾几学识渊博,历任江西、浙西、浙东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南宋诗人,也是一位旅游爱好者 。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 。一起赏析原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五月份,天天晴朗,没有一丝云彩,是难得的好天气 。梅子成熟黄了,到了摘果的季节 。曾几带着书童,一起游览三衢山,先是乘小船沿着小溪前行,清澈的流水缓缓地流着,不觉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再沿着山间小路往上爬 。游完返程时,曾几没有走原路,而是走了一条山间道,看到山路上的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此诗表达的心情仕途顺利,心情愉快 。曾几这首诗取名《三衢道中》,可以看出这是他从江西提刑,调整到浙西任提刑,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顺路看看有名的三衢山 。人逢喜事精神爽,到更好的地方任职,心情肯定高兴 。游完后,诗兴大发,满满的是喜悦之情 。景色优美,不虚此行 。五月,本是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就连返程的路也与”来时路”一样,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全诗都用景语,浑然天成,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诗人将一次平常的游览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