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施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在哪里?肤施来源于什么故事?我不熟悉这方面的问题,回答不了 。rr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修行方式、修行目的和佛陀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看法 。所谓“乘”,,有“乘载”或“道路”之意 。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 。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 。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 。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 。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 。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 。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 。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 。“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 。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 。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 。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 。“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 。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肤施来源的故事:相传,释迦牟尼的第N个弟子,因为旅途言身传教到达延安实在没有力气了,于是停留在清凉山头,等死!这时,一只老鹰停在他身边,他问鹰:你在这里干什么? 鹰说:我在等你死,因为我已经饿的没有力气飞了, 他说:既然如此,那你现在就可以吃我,反正我也活不过明天了,鹰不忍心,于是他就割下了身上的一块肉抛给了鹰, 鹰有了生气,他却因为失血而死, 后来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为“肤施”!为了纪念尸毗割肤饲鹰的自我牺性精神,人们便把山下的这座城市命名为肤施;太和山也改名为清凉山,因为应验了佛教要求从世俗轮回中解脱,才可到清凉安住的理想境界中去的主张 。山中那眼神奇的泉水,被叫做定痂泉 。清凉山仙人洞下、延惠渠东边石崖下的泉水据传即为此定痂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