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法家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谁的影响最大?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所谓“百家”只是概数 。百家之名始于《庄子》中的“百家往而不返”之语,下面我们就谈谈百家中的儒家,道家,法家他们各自的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我查了一下,:价值观是基于人类的一定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和判断或选择,也就是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的价值和作用 。一,儒家儒家的价值观是积极进取,学而优则仕,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但是他正式安下心来授徒,哪是60岁后的事了 。在这之前孔子一直想把自己的思想理论用之于实践,因此,他一直有强烈的做官愿望,始终想从政 。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终于有了机会先后在三个国家做过官,鲁,卫,陈三国,做过做大的官是鲁国的大司寇 。全部加起来,孔子做官的时间共14年,看来,他做官的时间少,碰钉子的时间长 。即使做了官,他做官的三个目的:实施政治蓝图;实践学术主张;实现人生价值,一个也没达到 。更多的时候,是失望地离开(易中天先生语) 。最后没办法,只好去教书 。孔子做官没有成功,但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信条,一直影响着从皇帝到读书人到下层百姓 。从“克己复礼为仁”,到君臣,父子,仁义忠孝,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从孟子的浩然正气,到立德,立功,立言,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学而优则仕 。不管是汉代选拔官员的察举制,还是隋唐以后的科举制,都把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 。士人举子毕其一生想成为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留名青史 。二,道家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完善自我,带动和谐社会 。老子的中心思想是道,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习道之自然无为,自由发展人的自然本性,使之返璞归真,要求“致虚报,守静笃”,排除杂念私见,保持虚静清净的心态 。在道德思想教育上认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应以自然无为为道德规范,故而理想品德是上德若谷,含德之后,比于赤子,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的思想是对强梁世界的一种反应,是对人类社会在混乱时的自解自慰的心理状态,以柔能克刚的辩证思想,他主张不作为就是有作为,自然演进就是规律表面看老子不关心国家大事,像一种隐士的处事观念,实际上老子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国家大事 。只不过与儒家的入世观点不同 。老子认为在天下礼崩乐坏的现实下,爱护天下,首先爱护自己,要想拯救天下,先要拯救自己 。这个社会也就会被拯救,“天下治矣” 。通过个人的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以出世为名,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治理国家,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三,法家法家的核心价值观,以生命为代价,以权,势,术为武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法家与儒家,道家思想有什么区别呢,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现在不如过去,所以必须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因此他给国家治理献的药方是“仁爱” 。道家思想是逃避的,不追求荣华富贵,也不跟人竞争,奉行清静无为,无为无不为,道家献给治理国家的药方是“无为” 。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 。只有君主严厉地实行法治(不是我们现代社会的法制),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使国家强大 。在诸侯争霸的时代,当上霸主,因此,法家献给国家严格说来是献给君主的药方是“杀人的刀”,刀出鞘,要见血,不杀别人,就杀自己(易中天先生语)而这把刀的名称就叫“势,术,法 。韩非就是势,术,法的集大成者 。所谓法家就是以势,术,法来治国的学派 。”势“就是”权势“,由地位和权力形成的力量;”术“,”权术“,就是统治人民和控制下属的政治手段;”法“,就是规章制度,其实就是国家机器 。法家的刀有两个特点,一是这把刀只为君王服务,二是这把刀对百姓严酷 。法家人物有管仲,李悝,申不害,李斯 。而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 。法家坚定自己的治国理念,积极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 。客观的说,在当时诸子百家的各种治国学说中,只有法家在治理国家中通过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最有力的例子就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扫平六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正是由于法家治理国家的严酷性,使得法家献给国君的这把刀,在使国家称霸的同时,也杀了自己 。商鞅死于自己制定的法律;韩非死于自己的法家学说 。虽然他们死了,但却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为以后的历朝历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在治理国家时,基本上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 。儒家,道家,法家的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儒家最大 。rr清·刘一明《周易阐真》有云:“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 。中之一字,乃三教圣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 。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只说的这一字” 。由上可知,四面八方、东西南北中的“中”,作为笛卡尔十字坐标原点、源点、中点的“中”,至少已经成为儒释道三家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古人论“中”,常以中庸之道强调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乃至“执两用中”为思想核心 。今人则比较熟悉的相关概念有凡事适当、适度、适宜、适中、适合或合适,以及差不离儿、八九不离十等俗语 。严格地讲,如果我们一定要追究,导致人类社会“第一果”产生的“第一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由于“中”或者不“中”所致!(盖出于适当不适当,适度不适度,适中不适中等涉“中”原因 。)最后,讲到法家,它与儒释道三教不在一个层次 。或者说,法家的社会影响力还不足以与儒释道相提并论 。在此从略 。至于儒释道三家谁的影响最大,看一看入世过着平凡小日子的芸芸众生(老百姓),应该就一目了然了 。希望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