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文学理论角度评价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六岁写的《草》?诗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rr我认为对白居易《草》的文学理论评论,主要来自于其诗的文学影响 。历来文人墨客不乏对草的描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笔下的草:这草是怀念,是牵挂,是望眼欲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笔下之草,这草是边塞风貌,戍边多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笔下之草,这草是悠然自得,田园风趣 。然而,白居易仅凭一草而腾达,为顾况延誉,由此名声大震,安身立命于长安 。据载此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之作,故原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早在《楚辞》中,人们就将春草和离别之情联系起来了 。这首诗就是以茂盛的原上草来比喻不尽的别离之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构成因果关系,先果后因,顺成了自然的流水对,形象生动地表现春草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也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赞颂,成为千古绝句 。这首诗既是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也是对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的抒发 。全诗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融情于景,意境浑成 。不娇柔则生辉,不粉饰竟凝碧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形成了白居易诗的风格,即成就了白居易诗的文学价值,其重在它影响了一个时期的诗歌走向,同时又富于人生哲理:用春草的勃勃生机,顽强的生命力来启迪人们心智,继而去追求美好!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