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的成因是什么


骑楼的成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 。
【骑楼的成因是什么】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成因主要是源于十九世纪初,当时的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 。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当时被称之为“店屋”或“五脚基” 。
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 。而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建筑,俗称“骑楼” 。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 。1875年以后,骑楼出现在厦门的部分街道 。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