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学类考研改革

2017年临床医学考研改革是更难了吗?国家对于医学研究生的补助政策为什么感觉医学生专硕比学硕吃香?这里就涉及到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了 。一般来说,经过五年的医学本科教育后,毕业生仍然不能直接参加工作,还需要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面简称规培) 。目前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有两条路,一是毕业后参加三年的规培,规培结束后正式参加工作 。一是继续学习深造,考取医学硕士 。一般来说,我国的医学硕士分为学硕和专硕 。学硕顾名思义,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一般不在临床学习 。且,目前已经规定学硕学习期间,不允许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所以三年的研究生教育结束后,学硕还需要参加三年的规培 。而专硕,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可以一边进行研究生学习,一边进行规培 。两者相比较得话,学硕需要多花三年时间才能获得规培证 。而规培证目前已经成为医学生不可缺少的一个证件,大部分的医院招聘都要求有规培证,且考取中级职称也需要规培证 。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情况中专硕比学硕吃香的情况 。rr01我身边好像不是这种情况,恰恰相反,往往是学硕比专硕更招人喜欢,也许是被现实逼的 。学硕就是科研人员,整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发文章,临床看病的事情不管不顾;专硕就是临床上的小医生,天天待在临床,收病人,管病人,给教授打下手 。专硕的好处就在于研究生学习和规培是同步的,毕业的时候“四证合一”(毕业时拿到《规培合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四个证书,既读了硕士,也完成了规培) 。学硕毕业后还要再参加3年规培,然后才有资格正式上班 。专硕让你尽快步入职场,开始养家糊口挣钱 。但是,但是,但是,现在大的三甲医院要求高的吓人,医生不仅仅是个医生,更要是个医学科学家,简而言之就是你科研一定要强 。没有科研,你只能度日如年艰难的熬下去;科研厉害,你可以平步青云快速的冲上来 。02我们医院研究生的宣讲会我去听了,整场下来两句话被不同科室的不同教授反复强调:你们现在还年轻,先搞几年科研,做出些成果,不要急着上临床;我们没有歧视,非常喜欢女生选我们科室,但是我们科室太辛苦,不建议女孩子选,太累 。医院里存在着两个极端:有很多医生是“万年主治” 。因为没有科研,没有文章,职称升不上去,评不上教授还有副教授 。哪怕医院内部心疼,让他享受着副教授待遇,但退休时依旧是个主治 。相反,又有很多青年才俊被从国外引进回来,他们早早评上了副教授或者教授或者享受着相应的待遇 。空降回来当了某个科室的主任也不是少见的事情 。这就存在一个博弈与取舍 。你是想早入职晋升慢,很快就到达了平台期 。还是想晚入职,晋升快,存在一路向上的可能 。你肯定会想问为什么不能工作几年后再去搞科研?其实也行,只是难度很大 。临床工作很繁琐,工作后很难脱身,很难有大块的时间让你去学习和做实验 。要不然只能脱产搞科研,几个月或者好几年不上班,重头学起,医院也不一定批 。年纪越大越好面子,大部分人很难拉下脸面去向二十多岁的研究生学技术 。不耻下问和不耻上问究竟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没有前期的科研经历,基础和成果,你很难申请到国自然,没有资金的支持,做实验就是天方夜谭 。一般来说申请国自然的青年基金,男性需要35岁以下 。完成青年基金才更有资格申请国自然的面上项目 。所以,你搞了好几年临床,时间就会耽误一些,越来越难 。所以搞科研有一个窗口期,上学的时候搞科研是最好的,然后小有成就,留院任职,有自己的实验室,学生陆陆续续到来,你指导他们搞实验,就不需要亲力亲为,指导提供方向就好 。03为什么国家和大型顶尖医院如此重视科研 。很简单的道理,医生是根据课本和指南来看病的 。课本上的知识还有指南是怎么来的?是靠科研来的 。人们不断研究这个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然后使用某种药物或者手段打破这个链条;对于某种不同类型的肿瘤是用手术还是放化疗?使用多长时间?使用多少剂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要靠基础还有临床科研进行研究的 。医学课本或者指南上的每一条建议,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此外,现在的医生不仅要搞临床,还要搞科研,为什么要搞科研呢?看好病不就行了吗?科学研究全部交给专职搞科研的基础医学院的教授们多好(微生物,免疫,病生,生化,神经生物,那么多专业),为什么不行呢?基础研究就像是从起点走向终点,发现一个新的东西,看能不能用于临床 。而医生搞科研有时候更像从终点到起点:从临床现象出发,然后不断回归到分子机制加以解释,最终阐明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现象 。独特的优势造成了临床医生科研的重要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