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光纤宽带入户 为什么看视频仍然很卡顿


千兆光纤宽带入户 为什么看视频仍然很卡顿

文章插图
相信很多人都被卡顿的视频折磨过,“100兆网线挺好的呀,为啥看个视频还会卡?”,殊不知很多看起来卡卡的视频,也不光是网线的问题 。
片源迭代 4K都不卡为什么720P会卡?
对于用户来说,在看网络中的视频节目时,一定会尽可能的选择更高画质的节目资源,PC端与手机端的片源最高清晰度普遍在1080P左右,而在电视互联网资源平台上,4K电视几乎成为标配的今天,即便是1080P的片源,也开始显得捉襟见肘,视频平台固然会随着硬件平台的发展而变化,电视平台的片源普遍拥有3820x2160分辨率的4K片源 。而此时很多人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平时看4K片源都不会卡,而有些电影720P清晰度反而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呢?
非网之罪:视频编码技术才是幕后黑手
能看4K片源,说明您家的网络能力已经追上了时代的潮流,那为何很多清晰度不很高的片源会出现卡顿的情况呢?这就开始涉及到了很多视频背后的技术与知识了,片源与清晰度固然重要,但很多人只看到视频本身,从来都不知道视频编码在背后的作用和意义 。
为何要将视频编码?笔者举一个“小栗子”,一部正常时长4K分辨率的电影,在拍摄剪辑完成之后,其原始文件大小在50TB(约为50000GB)左右,当然其大部分为音轨文件,不过剥除这些声音文件后,文件大小也会达到1TB左右(1080P约为4K影片的1/3),这样算下来如果需要流畅播放这样一部影片,其网络能力要达到250MB/秒以上,就现在的网络布局来说,这基本是不可能落地民用的,运营商的带宽成本也负担不起,而此时视频编码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 。
编码技术出现的目的,就是减小视频的文件量,充分压缩后的文件,才能够在网络上流通在线观看,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在线资源的分辨率固然达到了4K,但是码率却远远不够,就目前来说,这个视觉娱乐时代依旧存在“硬伤” 。
为何会卡?视频时代依旧存在硬伤
家用网络的数据通量难以为继更高清的视频在线播放,这是目前时代的硬伤,在线电影视频文件在通过多次压缩后,其码率也慢慢变低,而它采用的文件编码标准,则决定了其视频的文件大小,这也导致了在线观看的视频质量远不及本地下载高质量的视频 。
碍于网络带宽成本的限制,运营商将视频文件充分压缩是必然的无奈之举,而视频编码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优秀的编码方式能将视频文件进一步压缩的同时,还能保证其质量,目前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主要编码形式主要分为两种HEVC与VP9 。
无论HEVC与VP9中蕴含着多么高深的技术,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高效率的压缩算法,把影片容量压缩的更小,以便于传输或存储 。相对的,播放这些压缩过的影片,就需要硬件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来进行解码,这也是很多电视与电视盒子标榜其支持H.265硬件解码的原因 。
(知识点科普:视频解码分为“硬解”和“软解”两种,硬解是由设备中专门的芯片负责对应格式视频的解码工作,而软解则是通过软件算法“暴力”解码,对硬件的运算能力要求更高 。)
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各种标准的革新,之前的H.264标准编码的文件,现在主流的H.265文件所编码出来的文件大小,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的H.266甚至能够将本地普通电影时长的1080P资源压缩至2GB以内 。
我们回归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何4K片源看起来不卡,而有些720P资源会卡顿,简单的来说,许多较老的片源节目,也偶尔有采用较老版本编码标准,而较新的4K片源甚至文件量比720P资源更小,故而会产生此问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