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机也需要理由了 用什么理由换手机好( 三 )






新意很少

鹤林表示,手机的创新大概就是影像、通信和生态三个方向 。


影像方面主要就是计算摄影,严重受制于芯片能力 。因为镜头很难无限加大 。如果想提高手机的摄像能力,就必须和芯片的IPS协同 。华为也是因为有自己的芯片,才把拍摄的算法和技术都融合进去的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在选择高通芯片之后,之前计算拍摄的“RYYB”滤镜等都没有了 。


通信方面,就目前国内的现状来看,华为之外,都是“弟弟” 。当然华为也有做不出来的射频芯片 。


生态方面,受制于系统,手机和硬件系统不一样,相互之间很难打通 。如果用的是安卓,就无法打通Windows 。其次,智能设备也只能用安卓的系统,当然也没法进行独特的创新 。


如果没有自己做芯片的实力,其实根本谈不上本质的创新,如果不能摆脱芯片制约和安卓制约,是很难谈彻底创新的,更多的就是修修补补 。


鹤林补充道,即使在外界看来比较简单的颜色创新,其实也是一种技术——渐镀工艺 。这和消费者理解的单纯地调色完全不一样 。如鹤林所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nova的上一代,即nova8系列的8号色,采用了“双膜双镀”和AG防眩玻璃工艺结合,备受消费者好评 。这或许也就使得9号色更加备受期待 。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直言,关于手机缺乏革新性的话题,早在三四年前就在业内被提起过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手机的创新已经到了基础物理和基础化学的科学研究的顶点 。以锂电池为例的基础化学,革命性地变化一般是10-15年才会有的 。镜头、镜片乃至原材料又是顶到了物理基础研究的极限 。而这种缺乏创新并不是单单指国内手机厂商,放到全球头部手机厂商中也适用 。


孙燕飚表示,就算是苹果公司也不例外 。毫无疑问苹果公司是所有手机厂商最有钱的,其强大的供应链和研发团队,但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当看到iPhone13的时候,就似乎明白了人们口中“加量不加价”的本质 。




项立刚同样表示,底层技术(操作系统和芯片)固然对手机创新有禁锢,国内的手机厂商也都应该突破和解决 。但这并不是国内手机缺乏革命性创新的原因,苹果和三星也没有革命性改变,其本质更多地是智能手机目前正处于一个平稳的阶段 。


正如上述两位业内人士所言,IDC指出,“ProMotion自适应高刷新率屏幕是iPhone13系列中引入的最重要的技术升级之一 。”但也正是这个“高刷新率”把iPhone13和三星送上了热搜 。


9月18日,知乎热搜榜上一条“如何评价三星嘲讽iPhone 13,‘120Hz 高刷我们早用上了’?”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 。帖子里写道,在iPhone13新品发布会后不久,三星就在凌晨连续发布推文称:“我们支持120Hz刷新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诚然,2020年3月,三星就率先在Galaxy S20手机中支持了120Hz刷新率 。


知乎网友“傲娇四”写道,有理有据,实话实说,这应该算不上嘲讽,而且这是传统技能了 。不过iPhone挤牙膏也是传统技能了,let's take a look at our most pro iPhone ever 。“每年都是这句话,每年都只是改变一点点点点点点点 。”


另一位ID为“五仁火腿冬瓜糖”的知乎网友则直接直言,嘲讽得好,苹果技术的更新确实达不到果粉的期望 。苹果手机从一枝独秀,到略微领先,到各有千秋,实际是在退步的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在苹果发布会之后写道,“强大而令人尊敬的对手!行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超越,作为科技企业,要用产品和创新来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尊重 。”随后,赵明还不忘附上自家新品发布会的时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