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运动中的常见损伤有哪些

攀岩运动中的常见损伤有哪些入库时间为2021-04-10 20:43:13、推荐关键词有:药物性肝损伤

攀岩运动中的常见损伤有哪些

文章插图


攀岩讲究节奏,讲究动作的快慢和衔接 。每个动作做完,身体都有一定的惯性,而且如果上一动作正确到位身体平衡也不成问题,这时可以利用这一惯性直接冲击下一支点,两个动作间不做停顿,这样你经常可以发现原来很困难的一些点,不知不觉间就通过了,否则过分求稳,一动一停,每个动作前都要先移动重心、调节平衡,然后从零开始发力,必然导致体力消耗过大,攀岩时如何预防伤病呢?
运动前热身是预防运动伤害的首要之务 。就攀岩而言,可先在横渡墙上攀爬简单路线2-3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直至身体些微出汗为止,但须以手臂不至硬化(pump)为原则;尽量将攀登动作做到平衡,使压力由各肌群平均分担,逐步提升训练强度,给予身体足够的适应期,避免将关节伸展至极限,否则将对周围肌腱或组织造成伤害,下面来了解一下攀岩运动中的常见损伤有哪些吧?
一、手部伤害
1、手指侧副韧带伤害
手指侧副韧带之扭伤或断裂是攀岩最常见的运动伤害,其中以中指、食指或无名指的「近端指骨间关节」和姆指的「掌骨与指骨间关节」损伤为主 。
当攀岩者以动态动作去抠一个岩穴时,中间三指的「近端指骨间关节」将在刹那间承受极大施力及大幅弯曲 。而捏点的动作则易使姆指的「掌骨与指骨间关节」扭伤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的肿涨、僵硬、慢性疼痛、及运动受限,若对患部施压时手指呈现弯屈及不稳定,则表侧副韧带已完全断裂 。如果患者仅感到疼痛,但患部仍稳定,则可能只是扭伤 。
2、屈肌肌腱伤害
每一根手指皆有两条屈肌肌腱(姆指除外),其中「屈指浅肌」可将「近端指骨间关节」及「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弯曲 。而「屈指深肌」则可将「远程指骨间关节」、「近端指骨间关节」及「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弯曲 。攀岩时,闭锁型抓法容易导致「屈指浅肌」的肌腱撕裂 。而抠岩穴则易使「屈指深肌」肌腱撕裂 。
3、第二环状滑车伤害
每一根手指内皆有5个环状滑车用以连接、固定骨指与肌腱(姆指除外),而肌腱的经常弯曲便会与滑车发生摩擦,并导致其撕裂 。「第二环状滑车」位于「近端指骨」近「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处,攀岩者常因闭锁型抓法时过度用力而导致其撕裂,其中以中指及无名指最常见 。据统计,约有40%的职业攀岩者患有「第二环状滑车」伤害之病历 。严重时,第二环状滑车将完全断裂,导致屈肌肌腱无法再贴进指骨,并呈现弓形弯曲,即所谓的「弓弦现象」 。
4、板机指
板机指是一种手指屈肌腱鞘发炎的病况,最常发生在中指、无名指或姆指内的「第一节环状滑车」 。
正常的肌腱会在维持活动空间的滑车内前后滑动,但若肌腱因发炎而产生结节,手指弯曲时结节仍可通过滑车,但在伸展时却会卡在滑车的掌侧 。轻微时,须靠外力方能将手指拉开,且在结节挤过滑车时产生如扣板机的响声 。严重发炎及肿胀时,手指甚至会卡在弯曲处动弹不得 。
二、肩部伤害
一般所谓的肩关节,是介于肱骨与肩胛骨之盂唇所形成的关节,而锁骨则横于其上,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 。盂肱关节是一种球窝关节,肱骨像球状被包在浅浅的盂唇窝中,以主动性的盂唇、关节囊韧带及被动性的三角肌、「旋转带」来提供稳定 。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关节、肌腱、韧带与滑囊间的经常性的磨擦与碰撞,将引起诸如:旋转带撕裂、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炎、棘上肌肌腱炎等肩部伤害,称之为「夹击症候群」 。夹击症候群的患者一般会有肩部前方和外侧疼痛、肩部运动范围变小(特别是手臂无法高举过头)、手臂肌肉无力等症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