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深入了解“B端C化”的设计理念


一篇文章带你深入了解“B端C化”的设计理念

文章插图
一、引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着整个软件行业的审美革命,在C端产品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互联网大厂正在将资本逐步转移到B端市场的广阔蓝海中 。
“B端C端化”的设计理念也应运而生,认为可以用C端的模式和思维来进行B端产品的设计 。
二、背景除了刚刚有说到的资本慢慢向B端市场的蓝海转移,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互联网环境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工作人群的年轻化,使得人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各种软件的使用,并且在快速迭代的产品中慢慢变得挑剔、谨慎 。
并且不断优化迭代的互联网软件产品也在无形中为用户完成了底层认知的搭建,一些功能、操作、交互逻辑已经深入人心,用户也已经被教育成了“高玩” 。
所以如今一些新型B端产品的设计理所应当的在用户体验五要素中最贴近用户的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中与一些C端产品在一定程度保持了一致 。
这种设计理念其实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软件的复杂、门槛高、难用等痛点,很大程度降低了用户的认知成本和学习成本,把高效、简单、易用的工具带到大家的日常工作中 。
三、对B端C化的理解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B端产品在使用体验和视觉感受这两个方面和C端产品接近 。”
这是我们设计师需要特别关注的,传统的思维中,大多数设计师会认为B端是给公司内部人员或者商家使用的,只是一个管理系统,并不需要太过于精细,至于体验也是停留在“能用就行”的程度 。
但是在我看来不管是C端还是B端,其实它的使用对象都是“人”,应该要遵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一系列复杂的人体工程学操作习惯 。
两者都需要关注用户在使用时的体验感受,顺畅的使用流程、清晰的信息展示和高效的行为效率,以及有效的引导都能够快速的帮助用户完成目标任务 。无论是C端设计还是B端设计,满足这些条件无疑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
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的认为C端的设计思维可以完全复用过来 。B端产品的场景其实比C端产品还是要复杂的多,应该说是各有各的侧重点,思维和设计模式上不能完全照搬 。
下面我就先说说它们各自的不同处,再举例带你看看B端产品在哪些方面可以向C端产品借鉴学习 。
四、B端C端的不同1. 使用者不同B端使用者多是同一个组织集体,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协同 。比如:老板、部门主管、员工或商户 。而C端使用者相对比较单一,目标用户群体即是主要使用人群,使用目标、偏好、个性比较明确 。
2. 业务不同B端业务大多数会存在多重维度、场景,使用场景跟业务紧密相关,同一个系统不同角色使用时的业务处理和所关注的数据信息,侧重点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全局考虑 。
不同角色使用产品的流程差异大,需要不同业务上更专业的解决方案 。而C端业务一般维度比较单一,业务逻辑相对固定,任务路径和展示内容比较单一 。
3. 价值主张不同B端注重效率、成本、管控、数据分析等 。追求产品的稳定性、业务的增长性,保证产品性能和技术上的安全性 。而C端注重用户的体验、使用简单、有乐趣 。
4. 产品思维不同B端产品多数基于服务思维,工具化思维,更加理性;更多的是帮助B端用户提高效率,完成业务目标 。而C端多数为产品化思维,游戏化思维,更感性,更多的是娱乐和情感的满足 。
5. 产品形态不同B端产品注重业务的梳理,多数会用到图表、表格、模型,多数产品形态偏向更垂直行业或更专业的面板形态 。而C端更注重用户的感受,会用到很多夸张的动效,炫彩的颜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