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还记得小时候佩戴过外婆送的长命锁吗?新生儿满百日或周岁举行的仪式中最为流行的是挂长命锁,这是中国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
在江南地区,外婆要给新生儿赠送银制的项圈,外加装饰锁片,这种银项圈和锁片,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 。银项圈下面还用项链或丝编带穿入锁片中,形成一个圈,挂在小儿的脖子上,锁片垂在项下胸前 。当然,贵重一点的用黄金制作而成,但那就不是一般百姓的财力所能承受的 。不论是项圈还是锁片,坊间统称“长命锁”,俗信戴这种银锁片,银项圈和锁片可以保佑幼儿无灾无疾,健康成长 。银锁片正反面都有文字与图案,它们都具有增强保育力量的作用,或者说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新生儿生命长久、幸福吉祥的美好祝愿 。文字多出现在正面,一般为“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长发其祥”、“后生可畏”等字样 。图案多錾在反面:多为麒麟、龙、虎、金鱼等吉祥动物 。
探究起“长命锁”的身世,它的前身叫“长命缕”,也被称之为“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名称的 。锁本是一种起封闭作用的器具,门、箱等一旦上锁,就只有用钥匙才能打开 。古代人民把锁的用处加以夸张引申,便出现了“长命锁”,用来锁住无形的事物 。战乱年代在小孩胸前挂锁,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 。人们认为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长命锁寄托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
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 。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等典籍记载,在汉代 。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 。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 。不仅用于端午,还用于夏至 。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 。灾荒不断,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不仅在民间流行,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 。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在长春殿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 。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可见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京都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 。
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儿童的颈上多了一种饰品——长命锁 。一般多用于新生儿出世,直到满周岁,线绳百索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了长命锁 。
“长命锁”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十分流行 。小孩出生後为了消灾避邪,永葆平安,父母或舅舅出资请银匠打制一副银锁给小孩佩戴,意在“锁”住生命 。佩戴“长命锁”,一般要挂到成年後才取下 。“长命锁”多是用白银打制,也有用黄金打制或者用玉石雕琢的 。錾刻的吉语内容有“长命百岁”、“福寿双全”、“长命富贵”、“福寿万年”等等,装饰的纹样大多是吉祥八宝、莲花蝙蝠、祥云瑞兽,以及一些相关的寓意吉祥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十分的丰富多彩 。
挂长命锁习俗至近些年渐渐演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仪式,项链由线代替,锁由布条代替,或干脆用纸币代替,而且当天挂锁要当天摘下 。如东北三省有小孩满月礼挂长命线的习俗,挂长命线显然是挂长命锁的变异形式 。仪式是在小孩的外婆家举行的 。母亲将小孩带到外婆家,外婆便要给小孩挂长命线 。长命线为一束成圈的白线,不能用其他颜色的线,白色象征着白头到老 。把这束白线从小孩的头上套下来,挂在脖子上,在线里要缠上纸币,缠多少视经济情况而定,可缠五元、十元,也可缠几十元甚至几百元 。仪式举行之后,小孩的父亲便把母子接回去 。到家后,要由父亲给小孩摘长命线,摘长命线不能从头往上摘,而要从脖子到身子往下套,最后从脚下取出,否则,便意味着解除了长命线的法力 。摘长命线时还要边摘边念,“头上挂,脚下摘,姥姥亲、姥爷爱,长命百岁!长命百岁!”取下长命线后,将缠在线中的钱取出,线留着给小孩缝被子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要接近刚打完胎的人
- vivo手机系统空间不足 手机一直内存不足怎么办?
- 课间 道美丽的风景
- 大块头身材弥补身高的不足
- 空气清新剂喷嘴按不动正常吗
- 空气清新剂能不能长时间放车里
- 买蚊香液不给加热器吗
- 蚊香液时间越长是不是毒性越大
- 蚊香液不是一个牌子能用吗
- 蚊香液不用原装的头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