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武当太极拳传习时通过种语言描述( 二 )



     只有真修实练的人,他留下的东西才有参考价值;而本身功夫练不到家,只是有一个官方身份的人,虽然看似名头很大,也可能会给人以误导 。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感悟也不一样,留下的资料也会有所区别,习练者也必须要注意,看其是在初出茅庐之时留下,还是在功夫大成之后留下的?是在年轻力壮、身体鼎盛时期留下,还是在年老多病时留下的?曾有前辈说过:“学拳不能学成老头拳 。”这种说法颇有道理,人年纪大了以后,内心的体会可能更深,但动作往往做不到位,因此其招法外形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必是很好的参考 。另外,前辈讲述东西,或者录制影像时,要注意他周围都是些什么人:有时为了应付场面,许多前辈也往往会说一些面上的东西,对于这些,姑且听之即可;但假如前辈是讲给自己的子女、爱徒,这些文字语言就需要认真研究;而如果是为了流传后世的,那就是武学瑰宝了,更要重视 。目前,文字语言的东西流传于世的很多,习练者一定要学会分辨甄别,才能从其中挑出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来 。

     肢体语?br>
     肢体语言,指老师把动作做出来,让学生去体会 。太极拳传授时使用肢体语言,能够使学生对古法太极明其意 。通过走架,弄清每一拳每一势的“法”和“术”,才能越练越精 。

     肢体语言属于“身传”的范畴 。有种说法是:“宁传十口,不传一手;宁传十手,不传半摸 。”很多时候,外形动作相似,但做这些动作时身体肌肉的劲力转换、气血的鼓荡,等等,都掩藏在衣服之下,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 。老师打出一式,到底用什么样的劲,打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单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更是语言难以描述的 。师父就如同大厨,做一桌子菜,弟子看到菜的外形只在其次,吃到嘴里,尝到味道,才能洞悉其个中滋味,也才有可能做出相同的菜肴来 。

     拳谱有云:“形正则气顺 。”身正形顺,则内劲自出 。寻访真师,就是为了正形 。形正,并非指每一招式的运行路线固守不变,而是指身法要领正确 。清朝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一书中提出太极拳拳架的标准: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 。其传人郝月如又总结前辈心法,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等身法 。拳谱里,讲述身法要求之处很多,要领也很多,但是光凭这些文字,学生还是不知道应如何下手,更不知道怎么样才算做到位,每个招式是否应该用力?该用一分力还是三分力?……书上都无迹可循 。身法又是太极拳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从学生练基本功时就开始调节,贯彻到走架、打手、散手等各个阶段 。各家太极拳招式都不尽相同,但身法却殊途同归 。前辈名家教拳,多要求学生对每一拳势知其名称,熟其法度,明其用法,晓其变化 。如果身法修炼得当,再掌握其他要领就比较容易,易于融会贯通 。

     那么,怎样才能验证形体是否到位呢?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调形 。我常给学生们示范,如何在一个单鞭动作到位时,全身具备八面支撑力,并不需要自己用力,仅凭间架结构,就自然具备那种弹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形是否到位,练的人往往自己难以感觉得到,身边的老师却容易看出,对学生指出后,学生把形体调节到位了,打出来感觉自然就不一样 。

     太极拳创始之初,即作为一种技击术,每招每式都有具体的攻防含意 。至今仍流传着陈王庭、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等前辈们出神入化的技击故事 。习练者常常以为,学会了太极拳的招法,就掌握了太极拳的技击 。其实不然,太极拳招法是前辈们千锤百练,总结出来的武术精华;而技击对抗时,对手是活人,不是木头,不可能让你痛快淋漓地去发挥每招每式的威力,你只能因敌制变,以示神奇 。太极拳架就是“以意识为主宰”,在心理意识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下意识的肢体运动,这在太极拳理论中称为“知己功夫” 。技击对抗是一种下意识(自然本能)的攻防运动,彼时拳脚交错,容不得你用理想化的招式去攻防,一旦应用失败,初学者往往会对太极拳的实用性心生怀疑 。这大可不必,须知,武当太极的技击训练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完整的训练体系,并不是仅仅学会了盘架、掌握了招式就能概括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