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婚俗介绍-吃水饺是为什么?( 二 )


吃水饺
新郎新娘结婚当日行完各种礼仪后,需吃子孙饽饽(水饺) 。子孙饽饽惯例由女家预备,由送亲太太随嫁妆送至男家 。
它比平日所食水饺略小,饺馅由猪肉、葱、姜、油等配制而成,饺皮由精粉擀制,包成弯月型 。还有一种俗称饸子,需做两个,取其夫妻和合之意 。
新婚宴后送别亲友后,还要举行家宴 。这时,新娘要坐在炕下,端菜、端饭,伺候家人 。
洞房
新娘被搀到屋里后,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被称之为“坐福”.“坐福”时不能下地,到了晚上由伴娘和亲友们送新娘子入洞房 。在洞房的炕上插3支箭,然后再点上长明灯 。有些地方,新郎还要求得新娘的同意才能进入洞房 。新婚夫妇入洞房上炕时那花烛不能吹灭,要用扇子扇灭 。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 。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 。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 。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 。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 。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 。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 。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 。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 。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 。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 。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 。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 。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 。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 。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 。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 。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 。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