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脑连接了我们所有人 连接我的电脑( 二 )


很长一段时间 , 只有专家才能给计算机编程 , 在1957年 , IBM发布了FORTRAN编程语言 , 这是一种更容易理解的编程语言 , 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1981年 , 该公司推出了IBM个人电脑 , 而微软则推出了名为MS-DOS的操作系统 , 这两家公司一起将电脑扩展到了家庭和办公室 。
苹果在1982年推出了Lisa的操作系统 , 并紧接着1984年推出了Macintosh的操作系统 , 进一步实现了电脑的个性化 。微软也不甘示弱 , 在1985年推出Windows 1.0版本操作系统一直更新至今 。这两种系统都支持图形用户界面 , 为用户提供鼠标光标而不是命令行 , 这大大方便了普通人对计算机的应用 。


“巨像”是世界上第一台可靠的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帮助英国情报部队破译密码 。
与此同时 , 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变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 。1948年 , 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 , 使“比特(二进制) ”一词得到普及 , 奠定了现在信息论的基础 。他的想法塑造了新的计算方法 , 特别是通过电线和无线电波共享数据 。1969年 , 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创建了一个名为阿帕网(ARPANET)的计算机网络 , 后来与其他网络合并形成了互联网(Internet) 。1990年 , 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研究人员制定了数据传输规则 , 这些局部网络后来成为万维网(WWW)的基础 。
这些计算机技术进步使人们工作、娱乐和交流的方式有可能继续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变化 。但是处理器能有多好呢?算法能变得多智能?随着技术这些年的进步 , 我们应该看到哪些好处和危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斯图尔特?拉塞尔与人合写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人工智能教科书 , 他认为计算机在“拓展艺术创造力、促进科学发展、充当个人助理、驾驶汽车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追求速度
在很大程度上计算机说的是“比特语言” , 它们以1和0组成的字符串存储信息 , 无论是文档、音乐、应用程序还是密码 。同时它们还以二进制的方式处理信息 , 使晶体管在“开”和“关”状态之间切换 。通常来说计算机中的晶体管越多 , 它处理比特的速度就越快 。从更逼真的视频游戏到更安全的空中交通管制 , 让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
晶体管的组合构成电路的组成部分之一 , 称为逻辑门 。例如 , 如果两个输入都为“开” , 则逻辑门为“开”;如果至少有一个输入打开 , 则逻辑门为“开” 。逻辑门一起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电子交通系统 , 这是计算机的物理实质 , 通常来说一个计算机芯片可以包含数百万个逻辑门 。
逻辑门越多 , 晶体管越多 , 那么计算机就越强大 。1965年 , 仙童半导体的联合创始人、后来的英特尔(Intel)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写了一篇关于芯片未来的论文 , 题目为《将更多的组件塞进集成电路》(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to Integrated circuit) 。他指出 , 从1959年到1965年 , 集成电路或者叫做芯片的晶体管数量每年翻倍 , 他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
在1975年的一次演讲中 , 摩尔指出了这种指数增长背后的三个重要因素:更小的晶体管、更大的芯片以及“设备和电路的智慧” , 例如更少的空间浪费 , 他预计每两年翻一番 。事实上他做到了 , 并且这一趋势持续了几十年 , 这就是芯片领域赫赫有名的“摩尔定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