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中元节-壮族中元节如何由来


壮族中元节-壮族中元节如何由来

文章插图
 壮族  少数民族 
每年的七月十四日就是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鬼节,壮族人会非常重视的节日,节日仅次于春节 。那么关于壮族中元节,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壮族中元节是如何由来的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 。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 。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族受汉族的影响,也很同情这对难得相会的夫妻 。但壮人还另有说法,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所以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 。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
初七过后,人们便为中元节办货,忙着赶圩采购香烛和鬼衣纸 。节日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杀猪,一派节日气氛 。有的地方从初七开始就用鲜笋煮水迎祭祖先 。十四日开始大祭,供桌上摆满了猪肉、整鸡、整鸭、米粉、发糕、糍粑、糯饭,一直摆到十六日 。每次用膳这前,得先把供品热一下,祭过祖,才能进餐,供桌下撂着一个很大的纸包袱,里面塞满了蓝、白、紫色纸剪成的鬼衣和纸钱 。每次祭祀都烧一些,烧过之后,用芭蕉叶、海芋或荷叶包好灰烬,等到十六日最后一次烧完,一起包成两大包,由一位老人头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边,放在水面任其沉浮 。有的人家还烧纸船、纸马和纸屋,让祖先满载而归 。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在广西桂林的壮族,与柳州贺州河池地区的壮族人一般统称为“北壮”,他们的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 。这源于一个阳朔壮族人民的传说,相传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 。到宋朝壮族英雄侬智高因不满朝廷苛捐杂税和强力欺压而率领族人起义,桂林阳朔的壮族首领莫一大王也揭竿而起配合侬智高起义,相传莫一大王法力高强,德高仁重,当地壮族人纷纷投奔聚集,宋朝当局害怕至极,派重兵来阳朔镇压莫一大王起义军,莫一大王为了补充兵员,便施法在后山的竹林里,给每一株竹子的每一节里都孕育一个士兵,需要做法81天,到期便有千军万马奔腾人间,为了保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当做法中期的一天,莫一大王的妻子因为到后山砍柴,不小心砍到一株竹子,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个个尚未睁开眼的小人,大惊失色之下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邻居,随后逐渐传到了官兵耳里,于是宋兵提前到农历7月14这天大举进攻莫一大王,莫一大王因准备不够而兵败被俘就义,起义失败,莫一大王被壮族人葬在阳朔县高田镇沙子溪村旁的白虎山下,为了纪念莫一大王,壮族人把中元节定在了7月14这一天,每年清明时节漫山红彤彤的杜娟花似乎在诉说着壮族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
中元节依旧 。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团圆 。壮族人民在中元节这一天,晚餐家家都要吃螺蛳酿和煮鸭子,晚上户户都在野外给先人烧香烧纸钱,撇除迷信观点,倒也煞是壮观!
小结:壮族在鬼节之前的七夕情人节,就会有节日的气氛,场面非常热闹 。壮族人会在中元节时候买很多祭祀品,家家户户都杀鸡杀鸭,祭祀祖先,让自己的祖先满载而归 。
相关推荐:
壮族的特色 壮族有哪些特色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