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刀已发展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等三大类120多种 。由于工艺精湛,户撒刀不仅本民族视若珍宝,而且深受附近汉、傣、景颇、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爱 。如今,阿昌刀已走出了云南,不仅销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 。
但是,在外来文化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压力下,户撒刀制作的传统技艺和设备有被现代机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势,加上老艺人年事已长,后继乏人,阿昌族户撒刀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和保护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锻制技艺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云南省陇川县的项老赛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制作工艺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打制的刀具“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用木、皮、银等材料配制的刀鞘也极为精美 。
户撒刀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艺最为突出,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
态,如史所称是“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 。采用的工具有木制风箱、铁、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炉,以及锤、钳、铁枕等 。制刀时,选用保山、腾冲一带出产的钢材,放到炉火中反复加热、锻打、刮磨成刀坯后,再蘸水淬火 。淬火技术要求很高,刀剑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淬火技术的高低,有一种薄韧可弯的背刀就是蘸水后经过香油回火,反复加工制成的 。
户撒盛产刀具,而且极富民族特色,远销,为各民族所喜爱,有景颇族、僳僳族最喜爱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爱的尖刀和砍刀,还有专为藏族打的腰刀和长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镰刀……户撒刀工艺独特,质地精良,锋利耐用,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在省内外久享盛名 。工匠们还喜欢在刀鞘上镌刻“龙飞凤舞”、“猛虎长啸”、“东方日出”等风格多样的图案并对刀柄精心镶嵌装饰,使之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
小结:户撒刀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刀具,户撒刀有砍刀、尖刀、背刀等,在古代的时候因为这里就有制造刀具的师傅 。现在这个制作的工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也被国家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阿昌族的资料-阿昌族简介
- 风格独特的阿昌族建筑有哪些特色?
- 阿昌族服饰都是什么样子的?
- 阿昌族的饮食习惯-你都了解多少?
- 阿昌族婚俗-阿昌族结婚有哪些习俗?
- 阿昌族建筑-具体有哪些特色?
- 阿昌族火把节-节日都有哪些风俗?
- 阿昌族的抢亲-真的合法吗?
- 阿昌族的舞蹈-都有哪些特色?
- 阿昌族特产-除美食外阿昌族有哪些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