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会历史的贯通与书写


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会历史的贯通与书写

文章插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中国人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作为这一人类文明盛事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书写冬奥历史的新篇章 。
而当我们从更大的历史脉络和全球视野重新审视冬季奥林匹克时,不难发现它不仅有着改造人自身自然的魅力,更是凭借着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 。
冬季奥运会之前,诸如滑冰、滑雪运动,在演化为人类竞技、休闲的娱乐方式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早已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最终,滑雪、滑冰行为终究还是脱离了狩猎、交通、军事的功能,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冰雪体育运动 。
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催生了国际奥委会制定推出冬奥会的计划,随后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人顾拜旦的倡导下,冬季奥林匹克应运而生 。
冬季运动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序章,始于1924年法国夏蒙尼 。
16个国家258名运动员在夏蒙尼小镇参加了“国际冬季运动周”,进行了滑冰、滑雪、冰球和雪车的比赛 。次年,“国际冬季运动周”被追认为第1届冬奥会,冬季运动正式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
1928年,第2届冬奥会在瑞士圣莫里茨举办 。这届冬奥会中国虽然没有派运动员参赛,但派出留学生宋如海作为阿姆斯特丹夏奥会的观察员,通过他发表在《申报》上的14篇报道,让中国人最早接触到了冬奥会,为中国冬奥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
考虑到奥林匹克在全球的影响力,第3届冬奥会离开欧洲来到了美国普莱西德湖,在为期10天的比赛中,来自17个国家的252名选手共决出了42枚奖牌 。
1932年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滑冰运动员正在比赛中 。图/IC photo
但这届冬奥会也问题重重,有的项目缺乏明确的奥运会比赛规则,奥委会和组织方的物质条件也难以完美地应对天气变化,比赛取消、成绩下降、运动员受伤等情况时有发生 。
第4届冬奥会于1936年在德国的加尔施-帕滕基兴举行,这是最后一次冬、夏季奥运会同一年在同一个国家举行 。
奥运会掩盖了纳粹德国觊觎扩张的野心和恶行 。以至于国际奥委会在18年后承认,当时在纳粹主义十分嚣张的德国举办奥运会是不适宜的 。
1924年到1936年的四届冬奥会比赛,无论是举办国本身经验欠缺还是动荡的国际环境,赛事中存在的问题都显而易见,冬季奥林匹克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尚需时日 。
战场上的敌人化为赛场上的对手
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及同年的冬奥会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无法举办,战后,欧洲各国处于艰难的恢复期,无论在地形、气候还是经费方面,英国都难以在夏奥会之外继续承担冬奥会的筹办 。
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圣莫里茨把握机会拿下了1948年第5届冬奥会的举办权 。
战争没有影响运动员们的参赛热情,奥运会更是为二战后的各国创造了一个擂台,战场上的敌人转化为赛场上的对手,以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身体竞技,这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和重建家园的信心 。
1952年,冬奥会在近三十年后终于回到冬季运动起源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第6届冬奥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办可视为一种“回归” 。
值得注意的是,这届冬奥会取得的火种不是来自奥林匹亚,而是取自挪威冰雪运动奠基人诺德海姆生前居住过的莫尔盖达尔村的一所石房中 。这一取火方式鲜明地表达着北欧滑雪就是源起于人们在冰天雪地中对基本生存的追求,回归奥斯陆的意义也就在此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