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光没有摄像头,连画像都是用毛笔粗略勾勒出来的“毛坯画”,更别提什么DNA技术了 。按说犯人在得知自己要被抓捕的消息时,完全可以提前逃跑,逃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继续安居乐业,可为啥根本没人这么做呢?
文章插图
看过古装片的朋友肯定都有这样的印象,一个人因为犯了错遭到官兵的抓捕,身边的亲属、家眷可能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轻则挨几十大板,重则被没收家产、流放边关,一下子从荣华富贵沦落到被人唾弃的阶下囚,难免令人唏嘘 。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电视画面中的犯人即便知道自己会被抓起来,却很少会想着提前逃跑,甚至神色泰然地在家中等着官兵上门抓捕 。古代的监控技术那么落后,那些犯了错的人为什么不计划提前逃跑呢?这样或许能给自己一丝生还的希望呢?
文章插图
当我把这个问题在网上搜索一番之后,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犯人不是不想提前逃跑,而是根本不可能跑得掉 。即便能侥幸逃脱,他们还将面临比抓捕更严峻的考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 。
一、古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其有限,犯人提前得知自己即将被捕的机率很小 。在古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其实很有限,无非就是“飞鸽传书”或者口口相传,上面的一道命令传达到地方时,半个月的时间几乎都过去了 。
人们根本不可能提前得知自己何时会被抓捕,甚至明知自己犯了错却迟迟没有收到官府的抓捕,会误以为自己不会出事,也就不会做出提前逃跑的打算 。
文章插图
二、出行方式、交通条件有限,几乎不可能逃出官兵的追捕 。现代人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高铁、动车等等,一天之内可以从祖国的最南端到达祖国的最北端,“坐地日行几千里”在当今时代已经被人们证实了 。
可古代就不行了,出行的方式仅限于步行和马车 。特别是对于普通老百姓,出门基本都是靠步行的,马车也仅仅是有身份有地位家庭富足的人家才拥有的 。光靠走路,即便一天下来一刻不停地在赶路,又能走多远呢?
而且古代的交通远没有现在便利,有些地方甚至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这样的交通条件下,即便具备逃跑的工具和时机,可几乎罕无人至的荒草古道,可能还没等离开,就已经被前来的官兵一举拿下 。
文章插图
三、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以及地区之间严重的排外性,逃跑之后的衣食住行是个难题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其实很有限,一是因为交通不便,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
没出过远门的人对离开熟悉的环境,从内心来讲是很抗拒的,因为这意味着要面对未知的风险和挑战 。所以,情愿呆在家里等着被抓,也不愿离开生养自己故土去他乡流浪 。
文章插图
即便能说服自己成功逃走,可在新环境中该如何生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古代的户籍制度很严格,因为村落的规模都不大,所以一旦村子里来了陌生的面孔很快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反而更不利于掩藏自己是逃犯的身份 。况且每出一次城门,都会接收来自守城官兵的不停盘问,神色紧张、说话结巴等反常的举动,可能更容易暴露自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十不上坟啥意思 为啥会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这里面有啥讲究?
- 我家最廉价的生活品质提升方式:换掉阳台上这8件东西
- 日本小哥“空无一物”的家:小公寓内空空荡荡,极简到有些孤独
- 稀奇古怪的生活用品 这10件“奇怪”的家居用品,见过的人不多,用过后才知道多爽
- 2021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21回首我的旅行足迹,26次出行,4次跨省!展望2022设定3个目标
- 家里停暖后要“1做3查1防护”!不是瞎说,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 巴南这个新晋的4A级景区,集老街酒店滨江公园一体,你们说够格吗
- 今日头条是怎么知道我在哪里的?我没开定位
- 美猴王的故乡,作为港口城市的连云港有哪些非尝不可的美食?
- 装修预留插座,这14处真的太容易遗漏,不是乱说,是过来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