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来历( 二 )


普米族热情好客,每当亲友来访,总是导上座,奉上酥油茶和炒面,接着就端上热气腾腾的牛羊肉和猪膘肉,另加上一碗拌有葱、蒜、辣椒及花椒、香椿的酸辣汤,主人在旁殷勤陪侍,等到客人吃饱以后,家人才开始用饭 。普米族具有农耕民族的特点,也有游牧民族的特点 。
普米族饮茶也像吃饭一样,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会坐卧不安,甚至头昏脑胀 。普米族一天习惯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临睡时还要喝一次 。日常饮茶的种类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猪油的茶)、盐茶、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和核桃仁茶等 。惯于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
过去十三岁以上的男人都吸烟、喝茶,每人都有一个茶罐和烟杆,不论走亲访友,耕种放牧,只要一体息就取出烟杆吸烟,拿出茶罐煮茶 。
经常饮用的有白酒、黄酒和有名的苏里玛酒(甜酒) 。苏里玛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麦酿制而成,其味浓香醇厚,甘冽净爽,是待客、馈赠亲友的重要礼品 。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还残存着对自然的崇拜 。每逢节庆、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请巫师(汗归)杀牲祭献,诵经祈祷,以便消灾祛难,保佑安康 。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伙天神创造了人类和万物,山神给人以定居和耕种之地,灶神左右家人兴衰,龙神释风降雨,因而把吉凶祸福与神明的好恶紧紧联系起来,在普米族的潜意识里和言行里无不表现出对神明的敬畏和虔诚 。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仪式分为“祭山神”、“祭龙神”、“祭灶神”、三种 。祭祀时首先向天神祈祷、礼拜、贡献各种祭品 。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回到祖先的发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种方式进行祭祀活动,表明对祖先的崇敬 。主要活动有:接祖(除夕)、送祖(从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坟、中元节、祭房头、祭中柱 。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称之为“缺青”或“缺代骨” 。凡家庭不和睦,争吵多、病多、即家运不好时,常常举行这类祭祀活动,希望把恶神交给“替神”,让好运归自己 。仪式一般在家中举行,全家人参加,要用一整天的时间 。
普米族凶吉兆预测: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预兆,有时根据预兆行止,或采取某些防范措施 。普遍相信的预兆有:梦兆,如孕妇梦见刀、枪、剑、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梦见蛇、鱼、虾则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鹊叫为报喜,乌鸦、猫头鹰、狐狸夜间在房附近叫为报丧;人事活动兆,如上眼皮跳为凶兆,下眼皮跳为吉兆 。
普米族的民族节日
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其节日活动也是多种多样 。
大过年
大过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饭到正月初七过完人的生日为止,要七八天时间 。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烧香祈祷,祭祀祖先 。凡年满十三周岁的男女儿童,要举行“穿裤子”、“穿裙子”成年礼仪式 。除此外,还有上山打猎、绕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锅庄等活动 。
吃完除夕团圆饭后,年满13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别各聚一处,通宵狂欢 。待东方发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里人为他们举行“穿裤子”或“穿裙子”成丁仪式 。澜沧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右手拿耳环、串珠等首饰,左手拿麻纱、麻布等日用品,象征妇女有物质享受的权利和承担家庭劳动的义务 。接着母亲把女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系上一条绣花腰带 。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财富,尖刀象征勇敢 。然后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长裤,系上一根腰带 。仪式过后,这些男孩、女孩才算长大成人,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