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冰上人生(逐梦)( 二 )



组建速滑队 , 从零开始 , 谈何容易 。
招生倒没遇到多大阻碍 。 矿工的孩子皮实 , 走遍当地小学 , 孟庆余顺利挑出20多个10来岁的孩子 。 奥运冠军杨扬的启蒙教练董延海 , 就是孟庆余的第一批队员 。 他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赶上了好时候 。 如今七台河已建成两块设施完善的室内冰场 , 制冰车浇出的冰面平整光滑 , 孩子们穿着专业的冰鞋和训练服在上面尽情驰骋 。 当年却不是这样 。 队伍初创 , 好多东西都缺 。 最初的训练场地是在倭肯河上 , 把雪一推就是天然冰面 , 可冰面不平 , 常有缝隙 。 孟庆余又把目光瞄向郊外封冻的“水泡子” , 每天凌晨4点准时上冰 。 黑咕隆咚 , 孟庆余扯着嗓子示范技术动作 。 董延海至今记得 , 当年有一次他摸黑走来 , 发现前面亮起了一团昏黄的灯光 , “走近了一看 , 一根木杆挑着灯泡 , 灯下站着孟教练 。 ”那一刻 , “心里别提有多温暖和踏实 。 ”
几经辗转 , 速滑队终于在七台河体育场扎下根 。 看台下的几间房子 , 就成了孟庆余和孩子们的办公室和宿舍 。 房子四处漏风 , 他们就自己动手烧炉子、盘火炕 。 最苦的 , 是浇冰场 。 为了保持冰面平滑 , 寒冬腊月 , 孟庆余每天都要半夜2点起床 , 拖着爬犁到水房门口 , 把爬犁上的大铁桶灌满水 。 然后拉着爬犁进场 , 拧开开关 , 铁桶下面的铁管上一排小孔便流出水来 。 气温太低 , 铁管容易上冻 , 得拿火烤或者用开水烫 。 一场冰浇下来两个多小时 , 经常是皮手套都湿透 , 手冻得又红又肿 , 水和冰碴儿溅到身上 , 像是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铠甲” 。
七台河之前没有室内冰场 , 一年的冰上训练时间只有3个多月 , 大大拉长了孩子们的成材期 。 孟庆余把目光转向哈尔滨 , 成立重点班 , 开春后到省体委的室内冰上基地进行训练 。 由于经费不足 , 孟庆余就在基地附近找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地下车库 , 做成一个阁楼 , 他和孩子们就睡在阁楼里 。
进了训练馆大门 , 孟庆余一改平日对孩子们的严苛面孔 , 见人点头哈腰 , 只为延长上冰时间 。 他特意选了最早和最晚两场冰 , 这样能够提前上冰、晚点下冰 。 有一次下冰回来 , 队员赵小兵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 , 半天没起来 。 孟庆余赶忙跑过去一把揽住 , 赵小兵睡眼惺忪地说:“教练 , 我太困了 。 ”

1985年全国第一届少儿速度滑冰锦标赛上 , 13岁的张杰包揽女子组5枚金牌 , 16岁的许成录获男子组1500米冠军 , 成绩进入前6名的七台河孩子有10多个 , 这一战果震惊全场 。 回到七台河 , 大家纷纷对这个“带孩子打出溜滑”的教练伸出大拇指 , “老孟 , 真有你的!”
有一回 , 一堂训练课下来 , 队员们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 孟庆余却在一旁黑着脸:“蹬冰节奏不对 , 再加10圈!”虽然不情愿 , 队员们还是支撑着加滑了10圈 。 “还是不对 , 再加20圈!”孟庆余继续吼道 。
“脚底下踩严了 。 ”这是孟庆余训练中常喊的一句话 。 在他看来 , 身体机能是基础 , 运动技巧是关键 。 为了练体能 , 孟庆余经常骑车带孩子们长途拉练 , 最长的一条路线 , 绕一圈长达千余公里 。
时至今日 , 走进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一层 , 首先闯进视野的就是一面由上千双冰刀鞋组成的墙面 。 这些都是小队员们用旧的、已无法再使用的冰刀鞋 , 刀刃已经被磨平 。 像这样的冰刀鞋 , 当地有数十万双 。 这些老旧的冰刀鞋 , 默默见证着队员们在冰面挥洒的每一滴汗水 。
1988年 , 李琰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表演赛金牌 。 孟庆余敏锐注意到了这个新生项目的强大魅力 , 遂向市领导建议专攻短道速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