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翊鸣|冬奥拾零|首次冬奥报道之旅不仅有自豪 还有思考

1月24日 , 得到需要有采访人员提前进入闭环进行冬奥报道工作的通知时 , 我报了名 。 首先我很兴奋 , 因为盼了这么久的北京冬奥会 , 真的要到来了;二来 , 尽管这将意味着无法与家人一起共度除夕 , 但我是体育部的年轻同志 , 刚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 , 我理应多做一些 。
参与冬奥报道充满自豪
在与妻子充分沟通后 , 我于1月26日正式进入冬奥闭环进行工作 。 得益于此前多次进行“相约北京”冬奥测试赛报道工作 , 我与多个比赛场馆的媒体运行人员建立了联系 , 这使得我在赛事还未正式开始前 , 有了挖掘选题的渠道 , 随之也非常顺利且丰富地完成了冬奥会正式开赛前的报道任务 。
苏翊鸣|冬奥拾零|首次冬奥报道之旅不仅有自豪 还有思考
文章图片

1月26日进入闭环激活证件
冬奥会开始后 , 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 要说感受的话 , 可选择两个片段进行回忆 。 第一个是徐梦桃夺冠后的瞬间 , 当徐梦桃确定夺冠 , 抓起国旗冲进赛场的那一刻 , 我也沸腾了 , 我深知徐梦桃的故事 , 当她夺冠 , 我不由得与她共情 , 一起沉浸到那份喜悦中 。 第二个瞬间就是贾宗洋的失误 , 当这位31岁的老将失误后抱头痛吼滑向终点时 , 我的心几乎也跟着碎了 。
由此 , 我也意识到于我自己 , 是真的热爱体育 , 更是热爱体育采访人员这份职业 , 其中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 就是能否共情 。 有人会说 , 当你将爱好发展成职业后反而会失望 , 但我想模仿罗曼·罗兰的话说 , 世界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 , 那就是知道工作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工作 。 所以当我现在仍显稚嫩 , 我总是充满信心 。
在夜晚零下20多摄氏度的崇礼进行冬奥报道工作 , 家人对我说 , 辛苦了 。 但我不觉辛苦 , 更不敢说辛苦 , 因为有太多太多冬奥会工作人员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 , 还有运动员非常艰苦地训练拼搏 , 我这点付出不值一提 , 我只是唯恐自己的文字无法将所有人的努力表达其万一 。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 , 我为自己也能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 。
协同作战优势明显
北京冬奥会期间 , 我与同事李远飞、陈嘉堃、潘之望组成“张家口小分队”在张家口赛区进行报道工作 , 协同工作效果非常好 。
赛事报道期间 , 针对重点赛事如徐梦桃、谷爱凌、苏翊鸣等 , 摄影采访人员一早出门在赛场提前抢占好摄影位置 , 陈嘉堃负责在媒体工作间通过实时直播信号进行即时快讯发布 , 我与李远飞则前往赛场的混合采访区进行蹲点采访 , 每人至少配备2台录音设备 。 遇上有多名中国运动员及有重点国外运动员的采访 , 我们2人4机就充分发挥出了优势 。
苏翊鸣|冬奥拾零|首次冬奥报道之旅不仅有自豪 还有思考
文章图片

左起潘之望、邓方佳、陈嘉堃、李远飞
由于天寒地冻 , 我们在现场很难长时间伸出手来用手机打字 , 所以我们在现场采访到的最新鲜的运动员表态、发言等 , 能够一个电话或几段语音就传送给媒体工作间的陈嘉堃 , 进行迅速编辑 。 即采即传 , 而不必等我和李远飞完成全部采访后 , 再回媒体工作间进行编辑 , 此时时效性已经打了折扣 。 同一时间 , 摄影采访人员潘之望的照片也已经传来 。
采访结束后 , 陈嘉堃参加新闻发布会 , 我与李远飞回到媒体工作间结合采访、比赛现场等等 , 捏合成详细稿件 。 三人衔接明确 , 在较短时间内既产出快讯 , 又有赛后 , 还有深度稿 。 所有这些稿子 , 都通过工作群传递后方 , 进行编辑及全网推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