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雪飞天”“雪如意”总设计师张利:让冬奥场馆演绎中国式浪漫( 二 )


环球时报:您的设计团队一共有多少人?在与国外人员合作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理念上的碰撞?
张利:这么大的建筑作品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 , 我们整个团队有中外设计人员上百人 。 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参与的人数就超过200人 , 如果算上所有的设计人员就数不过来了 , 比如还有专门做灯具安装、山体勘测等工作的人员 。 中外理念的碰撞主要源自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国家环境 ,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 比如首钢滑雪大跳台不仅要防风 , 还需要很高的防护网 。 国际雪联的一名外国官员曾提出 , 要把防护网也做成永久的 。 那会导致飘带的某一段宽十几米 , 是很笨重的形态 , 我们觉得肯定不行 。 当时我们就跟他产生了一定争论 。 我们认为 , 作为一个永久性建筑 , 并不只涉及两个星期比赛的问题 , 赛后大家还会每天看到它 。 所有首钢工人都告诉我 , 冷却塔旁需要一个轻盈的建筑 , 它是天际线的延伸 。 后来经过争论 , 那名外国官员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
“雪如意”的设计方案也经过了调整 。 最初 , 国际雪联的外国专家根据地形图计算出赛道在什么朝向土方量最小 。 这种计算是一个简单的最佳值 。 但后来我和国际雪联的一名官员到现场考察后发现 , 如果将赛道的朝向往北转20度 , 对面的整个山谷都会进入视角中 , 就能看到长城了 , 不仅运动员出发时会有好心情 , 赛后利用也会有很好的景观 。 我们俩就分头跟这位专家联系 。 他很快就同意了 , 他说 , 转一下方向虽然土方量大一点 , 但值得 。
兼顾“超人”和“常人”任务
环球时报:北京冬奥场馆如何兼顾赛事及赛后利用?
张利:我们从场馆的设计之初就开始为赛后利用做准备 , 希望场馆既能举办冬奥会比赛 , 也能长期服务于民众生活 。 比如 , 首钢滑雪大跳台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向空中技巧场地的转换 , 这样的变换技术是全球首例 。 能做到这点得益于我们的公共治理体系 。 在西方 , 投资建设场馆和未来长期运营场馆的不是一拨人 , 他们的利益不一致 。 而在中国 , 建设和运营的责任主体至少是在一个大的团队系统里 , 可以实现将赛时的“超人”任务和赛后的“常人”任务结合在一起 。 另外 , 在建筑的后期利用方面 , 我还有一种专业上的好奇心 。 如果条件允许 , 我们希望请志愿者帮助收集更多观众对建筑的体验 。 虽然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 但人们对空间的审美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 如果这种共性能被发掘和定义出来 , 我们就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建筑为大家服务 。
环球时报:中国的顶级建筑师跟国际顶级建筑师相比 , 有差距吗?
张利:可以把“顶级”俩字去了 , 就探讨建筑师吧 。 我觉得基于不同国情、不同技术条件等 , 中外建筑师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 但价值取向基本一致 。 现在国际上不再追求那种奇怪的建筑 , 基本都是追求可持续、低碳足迹等要素 。 而讲到最新实例 , 很多时候世界还会把眼光往中国转一转 , 因为我们承载的新的解决方案更多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主要是外国建筑师设计的 , 而今天 , 北京冬奥会场馆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建筑师的身影 。 很多国外建筑师都非常羡慕我们 。 因为他们的很多理念只能限于讨论层面 , 而中国建筑师有机会真正把它呈现给世人 , 我们这代人要感谢时代给予的机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