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探访“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一座煤炭小城为何走出10位世界冠军?( 四 )


他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孟庆余在室外训练场浇冰的场景 。 “有时候白天上学 , 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 , 拉着大铁桶浇一会儿桶里水面结冰了 , 就要用耙子搅拌一下 , 冰凉的水溅到身上就成了冰块儿 , 小时候手和脸都冻坏过 。 ”
速滑|探访“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一座煤炭小城为何走出10位世界冠军?
文章图片

▲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教练张杰
董延海的妻子张杰目前担任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主教练 , 曾获得过1991年、1993年两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和1993年世锦赛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 是七台河市第一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获得者 。
2019年1月1日 , 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成立 。 张杰告诉红星新闻 , “七台河2013年刚建好体育场馆的时候 , 我们担心没有孩子过来 , 后来发现我们体制内只有一支队伍 , 都是从各个小学选拔上来的 , 就想着能不能在体制外成立一个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中心 , 为七台河短道速滑做多点支撑 , 这样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 更有利于出现奥运冠军 , 也为七台河储备更多滑冰人才 。 ”
现在 , 经常会有小学员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 。 “不只是因为(北京)冬奥会 , 也不是说范可新拿了冠军 , 就是我们平时的细节和积累 , 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 这就是金牌背后的力量 。 ”张杰说 , 七台河“冬奥冠军之乡”的牌子可以影响几代人的精神面貌 , 拯救很多家庭 , “七台河很多孩子就是为滑冰而生 , 为冠军而练 , 这里很多孩子会把滑冰当作一生的追求 。 ”
七台河市业余短道速滑学校重点班教练李国锋说 , 目前来滑冰的孩子 , 家庭贫困的学生大概占比三分之一 , 学生来的时候唯一成本就是买个冰刀 。 “现在滑冰这条路也是越走越宽了 , 上大学的话都是全日制本科 , 重点班要上三年以上 。 ”
同样在重点班教学的尹菲表示 , “学生也有河北、吉林、贵州等地的 , 他们都是为着七台河‘冬奥冠军之乡’来的 , 不少家长把他们送过来 , 在这里陪着学习 。 ”
05
一套体教融合模式
源源不断输送高水平运动员
滑冰已然成为七台河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 高水平运动员的不断出现 , 与七台河市实行的体教融合模式不无关系 。 七台河市总人口不到70万 , 但已经成为全国滑冰人才储备量最大的城市 。
“我们在小学建立了初级班 , 有11所滑冰特色学校 , 为基础班也就是七台河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输送队员 , 基础班练习比较好的推送到重点班 , 重点班可以直接推送到省队或国家队 。 ”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宏斌告诉红星新闻 , 通过这样一个渠道 , 可以让七台河短道速滑底座打得更好 , 源源不断地产生和输送人才 。
速滑|探访“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一座煤炭小城为何走出10位世界冠军?
文章图片

▲七台河体育中心
据了解 , 目前七台河滑冰学龄已经提至四五岁 , 这项体制建立之初 , 七台河短道速滑教练员和教育局工作人员到当地各个小学培养体育老师 , 建立了11所以滑冰为主的特色学校 。 这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 会把喜爱滑冰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 每个学校大概选出20多人 , 这样便拥有了300人左右的初级班;从初级班到短道速滑业余体校时 , 再从中选拔100余人成立七八支基础班队伍 。
基础班的孩子大概在10-12岁 ,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 。 基础班练习过后就要上重点班 , 为今后的省队和国家队输送竞技人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