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双|北京冬奥会|记者手记:风度、专注、沉淀——我们为何喜爱冰壶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采访人员马思嘉)没有凌空飞翔、傲视雪山的澎湃热血 , 也没有脚尖点冰、翩若游龙的唯美梦幻 , 更没有飞身抢夺、激烈碰撞的刺激过瘾——在北京冬奥会揭幕前就开始比赛直至冬奥会闭幕当日才收兵的冰壶 , 究竟有何看点?
混双|北京冬奥会|记者手记:风度、专注、沉淀——我们为何喜爱冰壶
文章图片

2月2日 , 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循环赛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开赛 。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婧嫱摄
参与冰壶项目报道前 , 就收到一些“慰问”:“冰壶有啥看头?”“从早到晚 , 没意思 。 ”“老年人看的 。 ”就连中国混双冰壶队队员凌智在推荐混双项目时都半开玩笑地说:“混双比赛好看 , 节奏快、大比分多 , 观众不遭罪 。 ”言下之意 , 常见的四人组冰壶比赛耗时长 , 观众可能“遭罪” 。
冰壶四人组比赛 , 每场10局 , 时长约150分钟 , 每局都是竞技双方智慧与技巧的激烈博弈 。 看冰壶 , 如同看一场“冰上国际象棋”——没有耐心 , 看不了冰壶;没有专注 , 看不懂冰壶 。 如能全心投入 , 人在局中 , 内心必定波澜起伏 , 看到着急处还会热得脱下羽绒服 。
据现有史料记载 , 冰壶运动起源于16世纪的苏格兰 。 想象中 , 应该是一群穿着花呢格子裙的人在冰上溜石头 , 看谁能把对方的石头打走 , 自己留在大本营 。 19世纪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访问苏格兰珀斯期间迷上了冰壶 , 成立了皇家苏格兰人冰壶俱乐部 , 这项运动便成为“贵族运动” 。
混双|北京冬奥会|记者手记:风度、专注、沉淀——我们为何喜爱冰壶
文章图片

2月11日 , 中国队选手许静韬在与丹麦队的比赛中执壶 。 新华社采访人员曹灿摄
“贵族” , 首先得有风度 。 运动员们严格恪守“冰壶精神” , 包括“为胜利而战 , 但从不贬低对手”“宁愿输也不愿不公平地赢” 。 冰壶赛场的裁判存在感最弱 。 我见到裁判亮相只有一种情况 , 就是肉眼难以分辨出哪一只壶更近圆心 , 需要裁判拿特制大圆规去测量 。
每次在混采区询问获胜选手如何看待自己的胜利时 , 他们往往会说:对手打得非常好 , 自己不过是利用了对手的失误而已;失利一方则会说:能和这样厉害的对手比赛 , 深感荣幸 。
总而言之 , 一名优秀的冰壶运动员首先要有崇高道德 , 既要有竞争意识和夺冠信心 , 也要尊重竞争对手 , 胜不骄 , 败不馁 。
在混双比赛中过关斩将、以11连胜取得金牌的意大利混双组合中 , 女将康斯坦丁尼在夺冠中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 她的教练对她的评价是“聪慧、情绪稳定、人品好”;中国混双组合凌智/范苏圆败给美国队后 , 反而微笑恭喜对方 , 并赠予对方小礼物 。
混双|北京冬奥会|记者手记:风度、专注、沉淀——我们为何喜爱冰壶
文章图片

2月5日 , 中国队选手范苏圆(左二)、凌智(左三)与美国队选手克里斯托弗·普利斯(左一)、维多利亚·珀辛格在赛后合影 。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婧嫱摄
看冰壶的人需要专注 , 打冰壶的人更需要专注 。 每当细看冰壶投手的眼神 , 我都情不自禁被吸引——目标专一 , 心无旁骛 , 完全进入“心流”状态 。 “我很享受比赛”——这句话在混采区被各国选手用各种语言说了无数遍 , 无论输赢 。
因此 , 看冰壶常常让我感到“治愈”——忘记外界压力 , 努力专注并享受当下 。
专注来自热爱 , 热爱促进专注 。 加拿大冰壶女队传奇队长琼斯以47岁高龄登上奥运舞台 , 她说:“我发自内心地热爱冰壶 , 无论是这项运动本身 , 还是它带给我的(东西) 。 打冰壶让我感到永远年轻 。 ”因此 , 她在这项运动上才有了三十多年的坚持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