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底 , 一只狍子误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 , 被工作人员救出并放归山林 。 这让在小海陀山待了700多个日夜的景观工程师赵瑞勇十分惊喜 , 受工程建设影响 , 狍子曾一度消失 。
除了狍子 , 户外的红外相机还监测到了野猪、斑羚等26种野生动物 。 此外 , 属于濒危物种的北京水毛茛、核桃楸、红丁香、胭脂花、蒲公英等数十种植被和花卉 , 从山脚到山顶 , 竞相开放 。
动物回家了 , 植物新生了 , 冬奥会延庆赛区的生态也日渐修复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 , 海拔2198米 , 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 。 共建设“两馆一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 。 秉持“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 , 场馆于2017年3月底开工建设 , 2020年12月实现完工 , 建设者历经4年的艰辛 , 终于将蓝图变为现实 。
延庆赛区无疑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完美诠释 。
“可持续性”是国际奥委会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标志性理念和任务 , “绿色办奥”也位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四个办奥理念之首 。 在可持续生态方面 , 北京给予生态保护和环境和谐特别关注 。
生态修复有一个原则 , 就是一定要用原生或本地的乡土植物 , 以确保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为保护小海陀山的自然生态 , 早在2016年 , 在“第一锹土”动工之前 , 相关林业、水土、生态专家先期开展了“生态环境本底调查” , 对赛区内动植物分布进行详细摸底 , 摸清了赛区内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征 , 以及土壤、水文等关键数据 , 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 并在此基础上 , 对奥运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干扰进行评估 , 将因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
春选苗、夏栽种、冬养护 , 赵瑞勇和同事们风风火火的步伐没有停下过 。 6年 , 他们完成了214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 。 这也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 。
如今 , 站在位于小海陀山最高点的山顶出发区放眼望去 , 山脚下有着“雪游龙”之称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宛若一条巨龙静卧 , 等待“一飞冲天”;被称为“雪飞燕”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则犹如7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 , 11条索道、缆车仿佛跃动的曲谱 , 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每一个区域连接了起来;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这座中式庭院静谧地掩映在山林之间 , 实现了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 , 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 , 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
却顾所来径 , 苍苍横翠微 。
在亚高山草甸间 , 蜻蜓振翅、鸟蝉啁啾??绿色 , 已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鲜明的底色和名片 , 而其背后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成为留给这座城市最大、最丰厚的奥运资产和生态财富 。
冬奥会刊采访人员 邓伟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来源 客户端 冬奥会刊|采访人员 金朝力
编辑 韩烨
流程编辑 刘伟利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相信北京将呈现一届令人惊叹的冬奥会
- 相约冰雪,一起来丨五星耀冰雪·盐湖城冬奥会 首金来了
- 代表团|安旭生物新冠检测新品成荷兰冬奥代表团防疫物资
- 美国政府|准备乖乖参赛?美宣布100%遵守北京冬奥会规定,无运动员申请豁免
- 颁奖仪式|(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允许运动员在领奖台短暂摘口罩
- 冬奥会|原来他们对北京冬奥会都实施技术封锁,这群中国人用五年逆流而上
- 音乐作品|北京冬奥会六大看点!4套服装不简单,公寓用智能床,邮票卖8毛
- 速滑馆|国际奥委会制冰工程顾问:希望北京冬奥会的制冰技术全球推广
-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冬奥村正式开村 91个代表团陆续入住
- 理县|喜迎冬奥 理县冰雪运动受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