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总设计师郑方:20年匠心,设计可持续的奥运场馆( 五 )


“用更少的材料来跨过更大的空间 , 这是我们面对未来设计和建造的方向 。 ”郑方说 。
在这背后 , 是郑方和北京建院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团队经过复杂的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和计算才确定的 。
另外一个艰巨挑战来自环绕整个建筑、自由动感的“冰丝带”幕墙 。 从材料上考虑 , 冰是质地坚硬的 , 但经过设计处理 , 冰变成了弯曲轻盈的丝带 。 那么 , 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更轻盈?
从2017年5月开始 , 郑方和同事们开始用计算机进行模型研究 , 从结构和视觉效果两个方向 , 验证了不下10个方案 , 最后决定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形成外立面 , 再将它严丝合缝地安装在上百根S形钢龙骨组合的框架中 。 就这样 , “单索支承异面网壳”编织成为“冰丝带”的结构系统 。
为了实现“冰丝带”带有速度感立面 , 设计使用了小半径弯曲的玻璃管 , 直径只有35厘米 , 这在工艺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科研团队成功制作了两层夹胶弯曲的玻璃 , 表面印刷了兼具传统和时尚的冰花图案 。 这组完成的立面代表了当下建筑幕墙中所使用的最具挑战的玻璃工艺 。

“冰丝带”总设计师郑方:20年匠心,设计可持续的奥运场馆
文章图片
“冰丝带”建设期间 , 郑方在现场 。 受访者供图
玻璃幕墙安装完毕时 , 郑方去了现场 , 明亮的阳光透过弯曲的玻璃照亮了观众休息厅 , 蓝色的内核和充满韵律感的光影 , 令人迷恋 , 也令郑方欣慰 。
“冰丝带”创造了多个第一:制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冰场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大道速滑馆 。
郑方介绍 , 在制冰方面 , 常用的氟利昂类制冰剂具有很高的破坏臭氧层潜能值 , “冰丝带”采用的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 是天然工质的环保制冷系统 。 二氧化碳系统的余热回收用于场馆除湿和供热 , 较传统冰场系统能效提升超过20% 。
这一制冰方式为未来更多冰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路线 。
郑方曾经到伦敦奥运会、平昌冬奥会现场观看比赛 , 访问悉尼、雅典和东京奥运场馆 , 每个城市的设计各有特点 。 但在他看来 , 北京的奥运场馆从设计、建造、运营角度 , 都能代表当今时代奥运场馆的最高水准 。

“冰丝带”总设计师郑方:20年匠心,设计可持续的奥运场馆
文章图片
在“冰丝带”进行冰壶赛试验 。 受访者供图
“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也是每一个建筑独特魅力的起点 。 ”郑方表示 , 奥运场馆设计所承载的使命远远超出建筑师个人的理念、手法和设计风格 , 它融合了当下时代的技术进步 , 也承载着时代的观念和烙印 。
20年来 , 郑方的“奥运匠心”未曾改变 , 正是秉承这种科技创新的匠心精神 , 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留下了永远的奥运印迹 。
郑方喜欢跑步 , 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 , 已经获得过10块全程完赛奖牌 。 他无数次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 , 每当跑过“水立方”、“冰丝带”、莲花球场这些建筑 , 内心都充满了自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