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 二 )


《四库全书总目》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目录的方法和形式,在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 意义和影响 。首先,《总目》在传统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各 种书目的分类优点,并根据图书和学术发 展的现实需要,制订出一系列类目及立类的原则,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分类体系 。在《总目》刊布之前,各种目录,尤其是私人藏书目录的分类和编排是极其紊乱的,《总目》刊布后,很快的就都按照它的分类体系去做了,以后虽有修改补充,但无重大突破 。直到今天,仍是古书编目分类的基本法则 。第二,《总目》总结了刘向 以来,特别是宋代公私藏书目录编写提要的方式方法,也汲取了清代读书题跋记的方法和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反映图书版本、文字和内容,并结合当时政治需 要,宣传封建思想的提要形式 。对清后期目 录提要的编纂,特别是藏书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影响 。另外,由于《总目》的博大及其在收书、著录、考订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缺点和谬误,引起了目录学家的研 究兴趣,产生了一系列为《总目》纠缪补阙的目录著作,如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余嘉锡《四库提要 辨证》、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从而开辟了目录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总目》在目录学上的成就和意义,“就其大体言之,可谓自刘向《别 录》以来,才有此书” 。它的典型作用,推动了各种目录的迅速发展,不但使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目录事业为之一振,就是对近代目录学发展也有着 极其深远的影响 。
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英殿首次刊印,简称殿本 。乾隆六十年(1795)浙江在地方官(谢启昆、阮元)和士绅(沈青、鲍 士恭)的合作下,据文澜阁藏殿本翻刻,校正了殿本不少错误,简称浙本 。后来的一切版本都是从这两种刻本翻印的 。同治七年(1868)广东书局以浙本为底本 复刻,个别字句据殿本校改,简称粤本 。1964年中华书局用浙本作底本,参用殿本和粤本相校,作校记附后,由王伯祥先生断句,排印出版 。后附《四库撤毁书 提要》、《四库未收书提要》,以及书名、著者姓名索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