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青年对华好感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青年对华好感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高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青年对华好感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文章图片

“选择学习中文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 这些年来 , 我爱上了中国 。 中国已变成了我可亲可敬可爱的第二个家乡 , 现在我是一名落落大方、热爱生活、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 。 ”在12月17日举行的首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上 , 白俄罗斯女孩苏小小动情地说 。
论坛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 近200位中外青年领袖、专家学者、奥运冠军和艺术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 围绕“知行世界 赋能未来”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交流研讨 。
国际青年对华好感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青年代表着未来 , 是推进全球对话和多边合作、推动中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力量 。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青年的思考关乎着世界发展的未来走向 。

高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青年对华好感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文章图片

按照联合国等机构的统计 , 18岁至35岁的青年群体 , 约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 国际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要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 和50岁至65岁的群体相比 , 国际上18岁至35岁的青年群体 , 对中国的整体好感度要高出15%至20% 。 超过60%的青年也愿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 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对全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 ”
苏小小是白俄罗斯汉语桥冠军 。 八年前 , 在白俄罗斯孔子学院 , 苏小小因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北京欢迎你》与中国结缘 。 起初 , 当孔子学院老师推荐她参加汉语桥比赛时 , 苏小小还纳闷儿:“汉语怎么可能会有‘桥’呢?这座桥是什么形状呢?老师告诉我 , ‘汉语桥’是沟通世界和中国的桥梁 , 是传播文化和友谊的桥 。 ”获得白俄罗斯汉语桥总冠军后 , 苏小小在心里种下了一个“中国梦” , 那就是到中国最好的大学读书 。 通过不懈努力 , 苏小小终于在2018年走进了清华园 。
近年来 , 白俄罗斯人学习中文的热情不断提高 , 白俄罗斯教育部积极支持各高校扩大中文教学 。 中文已成为白俄罗斯高考外语科目之一 。
“我特别感谢中国政府、清华大学以及白俄罗斯孔子学院给我的机会 , 让我到北京读书 。 ”苏小小说 , 为了回报中国 , 她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眼里的中国 , 和外国朋友分享在中国留学的真实感受 。 她和中国阿姨一起跳广场舞 , 采访治沙的中国青年 , 走进乡村见证中国的脱贫奇迹 。 “我看到了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点 , 那就是他们都露出幸福的笑脸 。 ”
努力帮助“歪果仁”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澳大利亚东弗里曼特尔市前副市长迈克尔·麦克菲尔在20岁还在上大学期间 , 就当选了东弗里曼特尔市副市长 。 麦克菲尔坦言 , 如今的澳大利亚人还没有能够很好地了解中国 , “很多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 , 也看不清今天中国的真实模样 。 我非常希望澳大利亚人能更了解中国 , 了解中国的过往 , 也能了解到现在中国已经建立了非常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 。 ”

高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青年对华好感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文章图片

麦克菲尔告诉大家 , 最近他新学了一个中国的词语“求同存异” 。 他认为 , 要实现求同存异 , 首先要了解彼此 。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 它帮助来自各个国家的学者深入了解中国 , 进而去欣赏中国 , 也对中国的历史和中国故事产生同理心 。 “我一直深信‘求同存异’对国家和个人的深刻意义 。 ”麦克菲尔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