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隆索|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你要付出的比看起来多太多( 三 )


周冠宇与F1最早的接触,可以追溯到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2005年F1中国大奖赛开赛,只有6岁的周冠宇戴着鸭舌帽,胖乎乎的小手举着比他还高的队旗,走进赛场观赛。
那是上海“上赛道”开张的第二年。前一年,上海国际赛车场建成,单圈5.45公里的“上”字形赛道,跻身为F1历史上第23条赛道,“中国F1元年”到来。上海久事国际体育中心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监、前世界拉力锦标赛车队总经理潘湧湧认为,中国F1文化正是从那时起步的,已历经四个阶段迭代。2004年到2006年的第一阶段,看热闹的人蜂拥而至,那是培养车迷和商业模式的最初沉淀期。然而大部分观众熟悉的车手只有“车王”舒马赫,追星意味甚浓。以至于2006年舒马赫退役前,上赛场车迷打出横幅,“我们只爱舒马赫,没了你,我们将不再看F1”。第二年,果然很多人就不看了。
2007年开始,F1在中国进入第二阶段:喧嚣过后的衰退。就在那一年,8岁的周冠宇在上海一家卡丁车俱乐部第一次坐进赛车。那家俱乐部的老板是马青骅的父亲。20岁的马青骅彼时正在欧洲征战F3,回到上海后,在俱乐部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周冠宇。
跟周冠宇同批训练的还有几个小孩,很快,周冠宇的特质就体现出来了。他不仅能很快驾驭技术动作,而且性格沉稳、专注力极强,这在那个年纪的孩子中并不多见。曾有采访人员观察到,比赛的间隙,他在场边始终很沉默。长大以后,他开朗了一些,赛季结束后,会约好友踢球。参加球局的潘湧湧说,他性格依然内敛腼腆,不事张扬,不过在球场上颇有攻击性,喜欢在前锋和前腰位置上厮杀。
上海小将不负众望,很快将过人的天赋兑换成奖杯。2009年,他获得全国卡丁车锦标赛NCJ-A组(8~12岁)年度总冠军;2010年,又以11岁低龄,包揽了全国卡丁车锦标赛NCJ-B组(12~16岁)八个分站全部冠军。但是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那年夏天他在英国度过暑假,跟着英国车队训练,并参加了几场当地赛事,这位中国冠军沮丧地发现,自己只能排在第15名左右。当时他就明白了:要去国外,要在更高水平的环境里竞技。
2007年,车迷大量流失之后,留下的铁杆车迷形成后来F1观众的中坚力量。2010年后,进入中国F1文化第三阶段反弹期。随着舒马赫复出,新一代年轻车迷诞生,社交媒体的发达,也发挥了交流赛事信息和凝聚车迷社群的重要作用。
2011年,周冠宇前往英国谢菲尔德,成为一名寄宿学生和卡丁车手。此时马青骅正在欧洲迎来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次年7月,他在英国银石赛道第一次开F1赛车试车时,周冠宇和他的父母都到了现场。“那时候F1对我还是一个太遥远的目标,”周冠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然我选择离开家乡去国外训练的目标,就是希望成为正式的F1车手。”
到了2015年左右,中国赛车圈内已经无法忽视周冠宇的存在。那年他成为法拉利车手学院的青训车手,之后在欧洲参加F4、F3比赛,并且拿到了一些冠军。马青骅之后,中国出现了年轻车手“空窗期”,方程式赛场上很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车手,周冠宇自然就受到了关注。“他走的路是非常标准化、体系化的,唯一的目标就是进F1。”潘湧湧说,“当你目标不明确,往往就很难走那么远,这在赛车运动上很明显。我见过很多车手在低级别方程式比赛里,从精神上就放弃了,觉得那个世界离自己很远。”
周冠宇看到很多人像他一样离开家乡,去国外参加卡丁车、方程式比赛,也看到很多人放弃。“因为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的感受,你要一直有这个意念在,感觉赛车像是生命的一部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