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的诗文 杜牧一生写了8首道路诗


关于路的诗文 杜牧一生写了8首道路诗

文章插图
关于路的诗文(杜牧一生写了8首道路诗)
杜牧除写了一系列的扬州诗,来抒发和回忆自己的青春,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一样给人真诚的提示和警醒,还对“道路”这一意象情有独钟 。览其诗作,竟有好几首是在路上生发的 。或许纵横阡陌,也常常引发诗人的思(诗)情吧?
1.《清明》:微型电影路上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呈现的是乡间雨路上的景致与心情 。“清明时节”点明了时间,“雨纷纷”勾画的是整体环境,“纷纷”,说明雨已经下了较长时间,暂时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而且是那种细雨,如气如梦那种,如果不撑伞,时间久了就会润湿头发衣服 。“纷纷”在这里指雨,也指路上行人,还指路上行人的心情 。一个“雨纷纷”一个“欲断魂”既勾画了环境,也描绘了赶路人的行色和心情,如烟雨笼罩下春色一样缠绵濡湿的心情 。
更为巧妙的是,杜牧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细雨纷纷路人行色匆匆怀揣着一颗湿哒哒心情的乡村道路上,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电影特写似的微型故事——作者(或者路人)停下脚步问路边的牧童:请问哪里有旅店可以歇歇脚,喝点酒暖暖身子,烘干一下纷纷细雨一样的心情呢?牧童伸出手指伸向远处杏花雪白酒旗在望的村庄 。至于牧童说没说话,这儿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行人看到了温暖,“潮湿”的心就要清晰明朗起来了!
后有人将这首《清明》改成了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关于路的诗文 杜牧一生写了8首道路诗】还有人改成了散文: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山行》:石径引我见红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山行》是一首赏景诗,而这首诗中的景物,却是由道路连接(或者引出)的 。首句写出了道路的形状:是石头铺就的马路,而不是石头小径,更不是台阶路(因为后面有“停车”句,说明杜牧是坐车,<至少是马车>从山脚到达“白云深处”的) 。是斜着向上的,而且很长 。“远上”指路,也指杜牧一行赶路的过程,一个“斜”字,写出了石径的形状,也烘托了作者此时散漫的心情,他不是有意去游寒山,而是偶遇,偶遇!这样的偶遇和惊喜还在后面——
遇到了这样斜斜伸向白云笼罩人家的石路,自然要去看一看,于是驱车“远上”,笃笃笃朝那白云深处的人家而去 。到了人家,却停车而坐,不是前面无路了,也不是欣赏山高,欣赏白云人家的住处之妙,而是——看见了又一让人惊喜的景致:高山上人家房屋周围那一簇簇比二月红花还美艳的枫叶!
作者取题《山行》而不是《红枫》,实是由看见这一条斜着远上的石头路引出的,石径,白云,人家,最后在深秋的红枫树下驻足欣赏,景致一波一波涌来,惊喜一个接着一个!
3.《赠别二首·其一》:春风十里不如你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这是诗人离开扬州赴京城任职时写给红粉知己张好好的 。前两句将其年轻貌美写得鲜嫩嫩水灵灵 。“娉娉袅袅”“豆蔻梢头”是写姿态轻盈美好,“十三余”和“二月初”是写年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