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是如何养殖的呢


海参是如何养殖的呢

文章插图
一、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是如何养殖的呢】海参(Seacucumbers,holothurians)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木盾手目(Aspidochirota),全世界海参常见种约有1200种,其中我国海域分布的有140多种,以生活在黄、渤海海域的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的品质最佳、经济价值较高 。海参体壁含有丰富的胶原成分和蛋白聚糖,并含有钙、镁盐及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2] 。现代医学证明,海参含有的酸性黏多糖对人体的生长、愈伤、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医疗保健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然而,世界范围内海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引发了近年来海参的过度捕捞问题[4] 。为了解决市场与资源问题,海参的人工养殖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中国、日本等国家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一项新兴的、前景广阔的养殖产业 。
1.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当地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盐度不得低于千分之二十八,无河流注入;该池塘缺点造价太高.也可将一个对虾养殖池塘,最好是泥沙底质,改造成刺参养殖池塘.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该池的优点是即便于观察和管理又造价低,但注意夏季底层水温20摄氏度以上超过3个月的池塘不易养殖海参.2.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所以对于虾池改造的参池必须投放人工海参礁.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混凝土块,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可用瓦片,石块,果框或空心砖造礁 。
3.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其上再盖上4层湿纱布,然后再将塑料周转箱一个个垛起,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冷时,外层加发泡塑料保温.若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4.参苗的投放:苗种的投放规格可在1cm左右.因为刺参6月前后产卵,育苗,9月份苗种在生长至1cm时就可供使用.亦可选择越冬的大规格参苗(规格多在300-500头/斤),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养殖周期,如果人工投喂管理程度较好的池塘,还可以选择体重12-16克/个的参苗,当年80%可达到商品规格.总之,参苗投放规格要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而定,最好是各种规格混合投放,逐年逐批投放.
5.饵料投喂:海参的食性很杂,主要以海底表层的沉积物为食,沉积物主要包括贝壳,硅藻,细菌,原生动物,小的螺类,双壳类的幼贝,挠足类,海藻,虾蟹类及大叶藻类的碎屑等.
二、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的区别
 一是海参的刺
野生环境生长的海参,背上的刺多是四道或五道(海洋岛产的),刺的根部粗,刺长细尖,刺与刺之间的小的毛刺多、粗,是海参呼吸的排气孔;圈养的海参大多刺短粗,小的毛刺少、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