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与粽子的历史 端午节粽子的历史


端午与粽子的历史 端午节粽子的历史

文章插图
本文为系列美食游记《寻味中国》端午特别篇的修订稿,上篇为《端午之辩(上) 与屈原无关——端午节的由来与演变》,本篇则探究端午的祭品 。文章讨论的并非美食,而是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演变,其中或有让读者不适的内容,敬请谅解 。
提示:请勿在吃粽子时阅读本文 。


1. 献祭与牺牲上文篇末引述了《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文章西门豹治邺 。故事表明,至少与屈原的同时代,经济文化更先进中国北方华夏民族中心地带(邺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仍然延续着用活人祭祀河神的风俗 。
连环画 《西门豹治邺》
故事中,被祭献给河伯的女孩身披彩衣,坐在嫁女的床席上,浮之河中,行数十里乃没 。请问:姑娘若是哭闹、反抗、跳水怎么办?是否要将她打晕或者绑起来?有没有可能那彩衣就是特制的?
前文做过分析,端午节更可能源自吴越人纪念伍子胥而不是楚国人纪念屈原 。《史记》中记载,吴王夫差听闻伍子胥死前诅咒后,盛怒之下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用皮革包裹,投入钱塘江 。吴越人的传说中,这就是粽子的起源 。
《史记·伍子胥列传》
民间传说未必可信,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说必有其背后的逻辑 。为何将尸体丢入江中?为什么用革囊?如果是为了不让伍子胥入土为安,焚尸才对 。
端午节由来的三大主角(屈原、伍子胥、曹娥,见上篇),都是自杀,尸身入水,这是巧合么?
伍子胥传说中所隐喻的和《西门豹治邺》一样,都指向了端午祭的原始形态——人牲 。
所谓人牲就是用活人向天地神灵献祭的祭品(牺牲) 。人牲以及之后出现的人殉(陪葬)在世界各地在早期文明中都曾存在 。无论是华夏族的仰韶文化,还是吴越族的良渚文化,遗址发掘中都有人殉证据 。河南安阳殷墟,陪葬的尸骨更是多得令人发指 。
到了战国末期,人牲的风气才被逐步改变,但在民间却仍在延续 。《西门豹治邺》恰恰说明这一转变的过程,作为主官的西门豹到达邺城后并没有公开反对这一恶俗,而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正说明了用活人献祭在当时并不违法 。
殷墟甲骨文中对人牲的记载 来源:知乎
人殉是对死者的,古人对天地神灵的人牲,是否有明确的记载?
当然有,《殷墟文字甲编》二九九二片的卜辞就记载了商王一次将三十名羌人献祭河神 。河神就是是西门豹故事里的河伯(黄河之神),被用来人牲的羌人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俘虏 。
早期祭献河神采用人殉是毫无疑义的,但具体如何执行,《西门豹治邺》给出了童男童女献祭的方法 。如果祭品是成年人、俘虏该怎么办?是在岸边咔嚓了还是活着丢进水里?显然后者可能性更大,就如《西门豹治邺》中对待巫婆、三老那样 。但是,如果一场严肃的仪式中祭品嗷嗷叫怎么办?需不需要事先堵上嘴,再用绳子绑好?或者装入皮囊里?
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是这么做,是不是一种传统习俗?


2. 祭品的演变
汉代,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入儒家文化时代 。东汉前后,吴越之地纳入到华夏版图中 。如前篇所述,正是在这个时期,发源于吴越的端午祭从对水神、瘟神的祭祀转向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这是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的结果 。
在此期间,某些以现代眼光看来是残忍的习俗,已经悄悄地隐去或变身,例如,用陶殉代替人殉,现在则用纸扎的童男童女 。那些原始的巫俗并没有完全绝迹,它们还在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去 。
人牲虽已消亡,但人们敬畏天地鬼神先祖,以供奉换取庇佑、驱邪避恶的心态从未改变 。献祭仍在继续,只是祭品发生了改变,就如用纸扎的童男童替代商周时期陪葬的仆人 。
不用活人用什么?我们来看看早期的祭品 。《礼记·内则》中记载周天子祭祀用九鼎八簋 。商代的鼎里放的是牛羊猪等肉食,簋(读guǐ)则用来盛放稻、黍、稷、粱、麦、苽等所谓的“六谷”一类 。请注意,都是食材 。到了周朝,祭品开始向熟食转变,簋里出现了煮熟的饭 。显然,这一转变与烹饪技术的发展有关 。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八簋(簋为中间鼓腹带盖者) 来源:湖北博物院
我们供奉的给神灵先祖的食物,一定是我们最喜欢吃的,我们平时也能享用的饮食 。
现在的祭品多是做做样子,供完了拿回家接着吃喝 。你看过谁在端午节拿粽子丢水里纪念屈原?除了某些地方为了旅游造势,没人会做这种败家的事儿 。
古人供奉比现在更虔诚,祭品必须消耗掉 。例如祭天,牛羊肉类要烧成灰 。向河神、瘟神祭献,祭品必须丢入河中,就如人牲一般 。全猪全羊大块肉的还好说,谷物怎么办?或许只有往水里撒了 。道教作法时撒米、撒豆之类的就是传统祭祀的仪轨 。
随着饮食水平的进步,祭品从食材转向烹饪好的食物 。我们的先民选择何种主食做端午的祭品?春秋战国时代,烹饪技术只限于烤、煮、蒸等有限的几种 。小麦较晚才从西亚被引进,人们日常的主食是蒸煮后的大米饭(南方)或小米饭(北方),浇之酱汁,配以蔬菜瓜果、肉脯鱼干之类 。这种盖浇饭往河里倒合适不?有没有象征意义更好的食物?
端午节的传说中,百姓们本就是向江里投入大米、饭团,后来因为屈原托梦,说散米都被鱼虾吃了,自己享用不到,人们才发明了粽子 。
传说都有背后的逻辑和隐喻,从散米到粽子,是祭品演变的过程,也印证了饮食发展的轨迹 。


3. 为什么是粽子
为什么不是馒头?为何不用年糕、发糕?土豆、红薯这种整个的块茎丢进去岂不是更简单?
这就是本文第二个主题,关于古代的食材与烹饪技术演变 。
出于虔诚,我们必然向神灵献祭最好的食物,祭品的形式由当时的饮食水平决定 。商代可以供奉一头大象(河南“豫”的由来),但不可能盛一碗土豆烧肉——酱油、铁锅还没被发明,土豆、红薯之类的也没被引进 。同样道理,石磨技术在汉代才进入中原,春秋战国没有馒头、年糕 。在端午诞生中国南方,主食只有大米饭一种选项,杂粮显然也不适合做祭品 。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端午发源于北方,且是在小麦及石磨传入中国后,或许馒头就成了主角 。馒头能否做祭品?中国北方的花馍象征着什么?难道是为了过寿或者逗孩子玩?
山西枣花馍 来源:凤凰网
回到长江中下游的端午诞生地,什么食品适合作祭品?显然,唯一的类别已经确定,那就是“糉”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糉,是粽的原字,读音相同 。中国第一部部首字典《说文解字》中,对糉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春秋时期,糉分两种,一是用茭白叶子裹米做成牛角状煮熟,称为“角黍”,另一种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也就是现在的竹筒饭 。
竹筒饭的历史早于粽子(角黍) 。在盛产竹子的南方,将生食(不限于稻米)装入竹筒,煨入炭火中,就能带来美味佳肴 。此时竹筒就是烹饪器具,古时被称为“竹釜”,是最古老烹饪器具,早于陶器 。
竹筒饭 来源:网络
竹筒烹饪,需要以竹叶或其它树叶封口,用竹木纤维扎紧,见上图 。这就是粽子最早的来历 。
《康熙字典》中引用了《续齐谐记》,说明粽子就是竹筒饭,文中提到的楝(读:liàn)叶就是生长于南方的苦楝树叶,与五色丝一起用来驱蛟龙 。
《续齐谐记》作于南朝,彼时祭祀屈原的端午习俗已成型 。这一段貌似说明了粽子的起源,其实是以果为因 。在上一篇中已经分析过,端午源自祭献龙神和五毒神(瘟神)的端午祭 。楝叶有毒,可驱蛔虫、灭钉螺、治皮癣,五色丝线可辟邪,这更说明了早期的端午并非是祭奠屈原或伍子胥 。
《康熙字典·糉》
至于竹筒饭为何在后来让位于角状的粽子,就很好解释了 。一是民俗定型后需要统一的形式与象征 。另一方面,粽子的烹饪成本更低,也易于普及 。毕竟找张大一点的叶子将米饭裹起来,哪儿都能做得到,竹子可不是南北都有 。
选择早已有之的粽子而非其它作为端午的祭品,是否还隐含着其它的寓意,是否还残留着上古人牲的痕迹?角粽象征着什么?竹粽又象征着什么?为何用五彩丝线捆扎多道?回到伍子胥的故事,装入革囊与粽子有什么因果关系?
宗教民俗的演变有其必然的逻辑,传说的背后有时很黑暗 。这并不是过度解读,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原始到现代,祭祀活动从血腥到典雅,有其必然的内在性关联 。
举个例子:流传于东亚、南亚的放水灯风俗,都说是源于佛教 。佛教的典籍中有没有?在佛教诞生之前这种习俗是否存在?
放水灯 来源:网络
纸船、蜡烛、莲花等等如此美好,原始形态是什么?《西门豹治邺》中穿着彩衣坐在彩船上嫁给河伯的女孩子,远看也挺美好的 。
粽子与端午,不再深入解读,明天就过节了 。


4. 观点总结
● 商周时期,人牲是献祭河神的最高礼仪 。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牲让位于日常食物 。
● 由于当时中国南方的饮食烹饪条件,粽子成为端午的祭品 。
● 粽子作为端午祭品,残留着早期人牲的痕迹 。
到这里读者会发现,粽子是不是因端午而被发明的?
当然不是,粽子是最古老的烹饪熟食,远早于端午节诞生的年代 。粽子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饮食 。
关于粽子这一食物的话题,我们下篇再说,敬请期待 。
【端午与粽子的历史 端午节粽子的历史】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