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白字,本义是什么?典籍有不同的解释 。
《说文解字》认为,白字“此亦自字也 。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 。”就是说,许慎老先生认为,白字就是自字的省略 。无论是析形还是解义,显然都错了 。
《说文解字注》就不赞同上述解析,认为白字是“西方色也 。侌(同阴)用事 。物色白 。从入合二 。出者阳也 。入者阴也 。故从入 。”就是说,白字是入和二构成的,指事物的颜色 。出来就是阳,进去就是阴 。此解很玄妙,否定了许慎的解析,认为本义是“西方色也”,这是从五行与方位及颜色相配的观点对白字的解析,这已经远离本义十万八千里 。
《字源》认为,白字的“构型有争议,一说为象形字,像拇指 。郭沫若:‘拇为将指,在手足俱居首位,故白引申为伯仲之伯,又引申为王伯之伯,其用为白色字者,乃假借也 。’”就是说,《字源》既不认同《说文解字》,也不认同《说文解字注》,而是采用郭沫若的拇指说,认为白字是手足的拇指 。
《辞海》认为,白“五色之一 。像霜、雪的颜色 。”《现代汉语词典》也与《辞海》基本一致 。
《新华字典》认为,白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本义:白颜色 。”《汉典》与《新华字典》的解释一样 。
上述权威工具书各执一词,到底哪一个正确?我们还是从白字的甲骨文字形、白字的引申义以及白字的衍生字来探究一番 。
从甲骨文字形看,白字似一个水滴,而且是反射着阳光的水滴 。正是为了记录水滴反射阳光时的样子,华夏先民才创造了白这个字符 。
白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
白字甲骨文是阳光照射下的水滴 。上半部形象地描绘了水滴落下时尖形的头部,即将离开其附着物落下时,因为有一定黏度,所以水滴顶端是尖形的,常见于下雨时植物叶子上有水滴落下和冰雪融化时水滴落下 。
下半部形象地描绘了水滴落下时圆形的底部,因为空气的阻力及内部张力,所以水滴底部是圆形的 。之所以在中间加一横(有的两个横折),是为了表示水滴上下两部分颜色不同 。一般情况下,阳光在水滴内部多次折射下,上半部透明,下半部呈白色 。
水滴照片(网络图片)
从字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二维黑白图像,不可能完全反映事物的样子,只能抓住事物的某个侧面、某个特点加以高度概括 。华夏先民用了水滴顶端尖头、下端半球形,中间加一横或两个横折这样的字符来表现阳光下的水滴,创造了白字 。
现代人设计的水滴图(网络图片)
白字西周金文与甲骨文基本相同,但格伯簋则似太阳的日字,以表示与太阳有关 。春秋时期,吴王光鑑金文字形发生了变化,水滴的尖头变成了一竖,似小篆的前身 。战国时期,楚国帛简字形与西周金文基本相同,但秦竹简则尖端不明显,特别是李斯的篆书则与日字接近 。汉隶字形,变成了日字上加一短竖,撇形不明显 。南北朝时的魏碑字形,白字上的一撇就非常明显,楷书继承了魏碑字形,写作白 。
白字演变(《字源》)
那些尖端不明显的字形,极可能是当时的人们把水滴和水珠混为一谈所致 。
荷叶上的水珠(网络图片)
经过一千多年的字形演变,白字已经完全脱离了甲骨文字形,难以看出其阳光照射水滴的造字本义,使得许慎《说文解字》将白字误作自字的省形 。
绿草上的水滴(网络图片)
阳光照射的水滴,一般情况下是上半部透明,下半部发白,因此白这个字符就引申为透明和白色 。透明则似无物,所以白字引申为有空白、空无一物之义 。白字的引申义都与阳光下水滴清澈透明和发白色有关 。
【汉字探源:白字本义是自字的省略么?】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汉字翊怎么读 翊怎么读
- 汉字楚组词 楚怎么组词
- WPS中快速输入汉字的偏旁部首技巧
- 晟的读法 晟怎么读
- 昱字的用法 昱怎么读音
- 燚的读法 燚怎么读
- 手指头笔画的多少与意义
- 今天语音搜索了吗?如何利用WPS设置反白字海报
- 如何通过Word轻松将汉字分解成笔画
- 涨的多音字组词和成语 涨的多音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