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年寿用语及释义 寿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


中国古人的年寿用语及释义 寿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

文章插图
人的一生,寿命也就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在古代的时候古人的平均年寿只有40-50岁之间,虽然说也不乏长寿之人,但也毕竟是少数,活到七八十岁的人就已经算高寿了,能过百岁者则更是凤毛麟角 。今天的现代人在医疗,卫生条件普遍提高的当下,平均寿命都达到了七八十岁,更高寿者也比比皆是 。但是,人的一生不管你是活到多大,从降生来到世间开始到最后生老病死,其间都由若干阶段组成,在每一年龄阶段,古人都有其对应的形象的年寿用语,那它们都分别是什么呢 !
:小儿初生降临之时 。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5天 。
赤子、襁褓:指尚未满周岁的婴儿 。
牙牙:象声词,指婴儿学语时的声音,指1岁左右 。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牙, 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
总角:童年 。古代的儿童会把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或羊角般的小髻,故称总角 。总角是古人对孩子幼年时的一种泛称,一般八岁到十二岁的未成年时期都可以被称为总角 。因为古代孩子没长大的时候总喜欢把头发梳成两个小角似的模样,总角之称也就是这么来的 。《诗经·齐风·甫田》:“总角卯兮 。”角,小髻;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 。后人因把“总角”代指童年 。
垂髫:“垂髫,也被称为垂龆,是指儿童或童年 。“髫”是指儿童下垂的头发,因为古代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所以垂髫是指儿童 。至于垂髫之年是指多少岁?男女是不同的,其中女孩指3-7岁,男孩指8岁 。”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后因以“垂髫”指童年 。晋代陶洲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及笄:女子15岁 。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 。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之年,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 。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因以“豆蔻”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豆蔻年华,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
破瓜 :女子16岁 。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谢苍词:“破瓜年纪小腰身 。”又因为古代女子十六岁就结婚了,结婚了就会破处,所以以后,破瓜就指破处了 。当然破处就不一定就是十六岁了,或许早,或许晚 。
.弱冠:男子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二十日弱冠 。”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荤观群书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 。谓之成人 。
而立:30岁 。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面立 。”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通俗来讲就是30岁后就要有自己的成就了,学有成就 。
不惑:40岁 。“四十而不惑” 。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较多、遇事能辩是非,不再疑惑 。后称46岁为“不惑”之年 。
强社:《礼记·曲礼上》:“四十日强而仕 。”谓男子年40.智虑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旧为四十岁的代称 。指人到四十岁,智力、体力都强盛,可以出来做官了 。......
天命:50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后称50岁为知“天命”之年 。“天命一般人理解的是上天安排的命运,也决定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但是也有人说知天命就是看透人生,顺应上天的安排,“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图强,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
: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日艾 。”孔颖达藏:“发苍白如艾也 。”意谓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就是人到了老年 。
花甲:花甲之年,60岁 。以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60个错综参互的名号而得名 。《唐诗纪事》:”(赵牧)《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日:“手报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 。耳顺,也可以称耳顺之年 。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 。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责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 。[1]
:60岁以上的年纪(一般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礼记·曲礼上》:“六十日善,指使 。”
古稀:特指男性到70岁的时候 。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 。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一千二百多年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
后来到了明朝,距今五百年前时,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
耄耋:耄耋之年,是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日恶 。”《诗经·秦风·车解) 。“资去发来?不法、“看、老它 。八十日董 。”后因 80、90岁为垂耋之年 。
期颐: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 。”期,需要;颐,调养、照顾 。意谓百岁老人需要后代养 。宋代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 。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
此外,还有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杖朝:80,鲐背:90岁。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等说法 。
另外,在古时还有 悬弧之辰 的用语 。男子生日,古代诞生礼俗,生了男孩便在门的左侧挂一张弓弧,后因称生男为悬弧,男子生日即称为悬弧之辰 。
华诞:生日 。华,光辉,光彩 。华诞即对人生日的美称 。
悬帨之辰:女子生日 。古代诞生礼俗,生了女孩就在门的右侧挂一幅佩巾——帨,后因称生女为悬帨,女子生日即称为悬帨(shui)之辰 。Xuan shui zhi chen, 此与男子出生的悬弧之辰相应 。
【中国古人的年寿用语及释义 寿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弄璋:男孩诞生 。璋,一种玉器,为古代王侯所佩用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意谓希望所生的男子将来也能佩戴玉饰,成为王侯 。后因称生男为“弄璋” 。
弄瓦:女孩诞生 。瓦,一种纺锤,妇女纺织的工具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 。”意谓希望所生的女子将来能胜任女工 。后因称生女为“弄瓦” 。弄瓦对应的则是弄璋 。
而古时对人的去世也有分别对应的年龄说法,至今在我国的有些农村地区也仍在使用
人去世时称呼年龄:
0——20岁为夭折
21——30岁为短寿
31——40岁为强寿
41——50岁为艾寿
51——60岁为周寿
61——70岁为稀寿
71——80岁为耋寿
81——90岁为耄寿
91——100岁为期颐
俗语说“70不留宿 80不留饭 90不留坐”,古人为何有如此说法呢?
说的是,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别人就不能随便接待了,因为过去的时候人一般到了这个年龄往往身体已经非常羸弱,说没就没,有时睡一宿的功夫就会离去,很脆弱,所以人们总结出以上这三句话 。这样的老规矩,未免让人感觉到非常冷酷 。此外,男子99岁称白寿,男子108岁为茶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