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文章插图
一、六种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细菌
(一)沙门氏菌
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活数月,粪便中能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 。不耐热,55℃、1h或60℃、10~20分钟死亡,5%石炭酸或1:500*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
多种家畜(猪、牛、马、羊)、家禽(鸡、鸭、鹅)、鱼类、飞鸟、鼠类及野生动物的肠腔及内脏中能查到此类细菌 。细菌由粪便排出,污染饮水、食物、餐具以及新鲜蛋品、冰蛋、蛋粉等,人进食后造成感染 。致病食物以肉、血、内脏及蛋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后,并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 。
(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应对食物中毒】为革兰氏阴性、椭园形、荚膜球杆菌 。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 。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 。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 。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 。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 。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 。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Ⅰ、Ⅱ、Ⅲ、Ⅳ、Ⅴ型 。从患者粪便分离出菌株属于Ⅰ、Ⅱ、Ⅲ型,自致病食物分离的菌株90%以上属于Ⅳ、Ⅴ型 。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kanagawatest)阳性 。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分子量42000)所致 。本菌能否产生肠毒素尚待证明 。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被海水污染的食物、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 。
(三)大肠杆菌
为两端钝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可有荚膜 。体外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数月,在阴凉处室内尘埃可存活1个月,含余氯0.2ppm的水中不能生存 。本菌属以菌体(O)抗原分群,以荚膜(K)抗原(A、B、L)和鞭毛(H)抗原分型,目前已发现170多个血清型 。本菌为人和动物肠道正常寄居菌,特殊条件下可致病 。在大肠杆菌中,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菌种有16个血清型,亦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其中常见的血清型为O111、O114、O128、O55、O20、O119、O86、O125、O127等 。
(四)变形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两端纯园、无芽胞多形性小杆菌,有鞭毛与动力 。其抗原结构有菌体(O)及鞭毛(H)抗原2种 。依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奇异、莫根、雷极及不定变形杆菌5种 。前三种能引起食物中毒 。本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腐败的有机物及人和家禽、家禽的肠道中 。此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 。莫根变形杆菌并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成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致病食物以鱼蟹类为多,尤其以赤身青皮鱼最多见 。近年来,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有相对增多趋势 。
(五)葡萄球菌
主要是由能产生血浆凝固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可由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引起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胞,无荚膜 。在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在30℃经1小时后即可产生耐热性很强的外毒素(肠毒素enterotoxin),此种毒素属于一种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可分5个血清型(A、B、C、D、E),其中以A型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B、C型次之 。此菌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而产生肠毒素 。此毒素对热的抵抗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能致病 。常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部粘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