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鸡前要做什么( 三 )


二、棚舍的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 。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
(二)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 , 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锏牧硪煌房桓龀隹? ,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 也便于通风换气 。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
(三)清棚和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 , 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 , 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 。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 。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 , 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 。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
(四)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 。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
三、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 。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 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 。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 。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 。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 。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 。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 。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 。喂饲时 , 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 。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 。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 。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 。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 , 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 , 温度不宜相差过大 。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 , 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 。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 。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 。如果温度过高 , 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 , 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 , 以致死亡率增加 。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 。如果温度过低 , 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 , 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 。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鸶忻啊⒗ 。?诱发白痢病 。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 。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 。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 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 , 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