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如何加料

对虾养殖如何加料 , 用红薯治疗白便真的有用吗?南美白对虾出现白便 , 是怎么回事?用红薯治疗白便真的有用吗?感谢邀请 。
首先确定一点,对虾白便使用红薯“治疗”,基本上不靠谱 。从中医理论上,确实提出“药食同源” 。但实际上,很多药是不能作为日常食物的,因为药性的偏性很重,偏寒或者偏热,作为食物性的应该是比较平的 。
红薯对于人来说是药食两用的东西,凡是药食两用的东西性都是比较平的 。弱点就是纠偏能力比较差,药性很弱 。如果用量有限的话,疗效也非常有限,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复发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案例中,红薯“治疗”不一定起效果的原因 。或许白便减少了,但还是加不上料,长得也很慢 。
接下来,我们简要地看一看南美白对虾白便是怎么回事?白便的发生
简单地说,白便就是虾排出肝脏病变的组织、粘液和毒素,肠道脱落的黏膜以及粪便的混合物 。
判断也简单 , 一旦发生,在水面上可看到漂浮的白色粪便 。
发现白便,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处理 。否则,很快就会出现虾不吃料 , 空肠空胃的现象 。这是大量偷死的前兆 。
白便症状
水面漂浮着白色、粘稠状、有恶臭味的线状粪便 。
巡塘可发现:虾吃料变慢甚至不吃料,空肠空胃虾增多 , 软弱无力,游塘并伴有偷死;
拉料台观察:初期 , 虾肝胰腺白膜变小或消失,但窿廓还清晰;中期则肝胰腺变小 , 窿廓模糊,o前段变白;随着病变进程,整个肠道变白,严重的呈“乳白色白肠” 。
白便发生原因:
高温期,高密度饲养,虾快速生长期大量投料,虾肝胰腺负担过重,特别容易引发虾“胃肠炎症状” 。
可能的原因:
1、弧菌:弧菌在水体中随时存在,但只要通过控制手段,使它达不到致病浓度,就不会引发弧菌病变 。但是,一旦虾处于应激状态 , 自身抵抗弧菌感染的能力降低 , 则原来不会致病的弧菌数量,这个时候就可以治病 。
实际生产中,在“白便”中都可以检测出高浓度的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 。
个人观点:这是对虾由于肝胰腺负担过重,处于“亚健康”状态 , 而使弧菌等致病菌有侵入的机会,引发病变 。我们经常发现,有时候水体中的弧菌不一定超标,但体弱的对虾仍然会发病 。
2、死藻:由于水体环境变化,出现大量死藻 , 死藻分解后,会产生大量藻毒素 。主要有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的肝毒素和以鱼腥藻毒素为代表的神经毒素 。
藻毒素对虾的影响非常大 , 可以引起对虾肝胰腺肿大、病变、萎缩、坏死、以及肠炎等病变,严重的可直接致死 。
3、水质:高温期,水质变化大 。水环境剧烈变化,容易导致水体缺氧、氨氮超标、亚硝酸盐超标等不利情况 , 特别是塘底环境变坏 。
虾是栖底生物,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以及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层水质、底质发热、发臭、泛酸 , 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 , 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底部环境污染严重,则容易引发虾肝胰腺受损伤,导致白便 。
另外 , 霉菌毒素、饲料投喂过量、滥用药物等因素,都会造成虾肝胰腺负担过重或损伤,从而导致白便发生 。
有些调查还发现 , 虾苗的品种来源与“白便”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
事实上,“白便”的实质就是致病菌、藻毒素、恶劣水质、霉菌毒素、药物等综合作用于对虾的肝胰腺所致 。肝胰脏作为对虾体内最大、最重要的内脏器官,它的被侵害与损伤,是导致“白便”“空肠空胃”“偷死综合症”的直接原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