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烂身是怎么治疗

鱼烂身是怎么治疗,燕鱼身上腐烂怎么用药?燕鱼身上腐烂也分很多种,一般治愈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首先 , 要考虑病源 , 一般水质不好或者交叉感染,好水是养好鱼的必要前提 , 所以无论用什么药 , 水一定要好 。药物方面分以下几种,都是本人亲自尝试过得 。黄粉,黄粉主要成分为呋喃西林,对于轻微的外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而在众多品牌的黄粉中,我选择上野黄粉(假药居多) 。土霉素,土霉素消炎功能强大,一般的鱼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配合升温,换水,补药 一般3天左右治愈 。蓝彩菌王,不得不提到的成品药,专门的七彩燕鱼用药蓝彩菌王首屈一指 , 对于交叉感染,水霉,白毛问题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 。玄冰墨彩 , 是我最近尝试的一种药,发现真的几乎起死回生,有几条七彩合缸,细菌爆发,24小时几乎都躺缸了,身上白毛,烂肉,烂鳍,身体失衡 , 用了墨彩6小时抢救成功,这真的不是广告 , 养鱼这么多年,从没遇到这么棘手的情况,不过幸好鱼保住了 。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烂肉,还可以先杀菌,再消炎 , 高锰酸钾+土霉素,药浴一天看情况,是否需要补药,如果情况基本好转,黄粉药浴修复 。下图喂我的鱼治疗过程 。
请问哪位高手可否告诉我咋治?烂鳍病别让阳光直射,要不就容易烂鳍;在浴缸里放几粒大粒盐,可以杀死霉菌抗生素也能很好的治疗,但是怕你掌握不好再把鱼弄死了 。就用大粒盐吧 。再有 , 以后换水时也要在新水里加几粒大粒盐 , 杀菌 , 鱼爱活不爱得病
吃不完的鱼放在外面会馊?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 谢谢你的邀请 。关于每次家里煮了鱼,吃不完的放在外面会馊,但是马上放冰箱里,又太烫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 。
第一: 首先可以少做 , 根据家里的人数少做,稍微欠着点,别做太多,尽量不要剩下,因为鱼第二顿就不好吃了 。
第二:鱼吃不完放到外面等凉了这个时间不长 , 应该坏不了 。
第三:夏天就可以放在空调屋里或者放在风扇下吹下来,冬天放外面就更没有问题了 。
第四:最后在用保鲜膜包上再放进冰箱里 。
以上就是鱼吃不完放在外面搜马上放进冰箱太烫的办法 。谢谢
腊鱼苍蝇叮了怎么办?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所有的苍蝇都会导致腊鱼长蛆 。其实,普通的苍蝇一般不会让腊鱼腊肉长蛆,能让腊肉长蛆的往往是肉蝇,因此,肉蝇才是腊鱼干过程中需要防范的重点 。
有些地方由于环境和气候等原因,往往只有苍蝇 , 而肉蝇则比较少见,所以防蝇蛆工作可以不做 。很多人都知道在腊晒鱼干过程容易被肉蝇下蛆 , 但忽视了腌制和临时储存过程中也可能招致蛆蝇的事实 。
因此,在腌制过程中 , 以及每天太阳下山后收回来临时存放,都需要注意防蝇蛆,容器或是腌制池必须加盖子 。
由于严实的盖子不利于腊鱼的水分散发 , 且容易潮润,因此,可以用纱网或是纱窗材料做成封口盖 , 既可以防蝇蛆,又能通风透气肉蝇经受不住烈日暴晒的高温环境 , 在夏季里,每天早晚和阴天都是肉蝇的活动高峰期 。
因此 , 一定要选择晴天里在户外晾晒鱼干 , 在阳光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也就是阳光晒到皮肤上感觉灼热 , 才能开始晾晒,在阳光晒不到腊鱼之前,一定要把鱼干收回来 , 防止肉蝇下蛆 。
如果太阳时隐时现的多云天气,或是无雨阴郁天气,直接把鱼干挂在户外晾晒,很容易招致肉蝇下蛆 。
有的时候鱼已经腌制了,不得不晾晒,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肉蝇下蛆,可以在户外挂通风透气良好的大孔蚊帐,把腊鱼成串吊起来挂在蚊帐里 。
如果鱼干量大,没有那么多蚊帐可用,天气又不够酷热,则可以用强力风扇或是鼓风机对着鱼干吹风,既能驱蝇,又能吹干腊鱼,一举两得 。
肉蝇还怕火烟,因此,天气不够晴朗的时候 , 可以围着腊晒棚周围生火堆,火堆不要烧得旺,要冒出滚滚浓烟,一般用锯末、秕谷、碎稻草等碎末物烧燃一部分后,再洒点水,就能冒出浓烟 。
如果有条件 , 可以在晾晒之前,先把鱼沥干水,然后在鱼的表面遍涂一层植物油膜,或是在植物油里浸一下再沥干油,涂了油膜后再对腊鱼进行晾晒 。
这样晾晒出来的鱼干不但美味,还有比较大的防蝇蛆功效 。
涂了油膜的腊鱼,肉蝇在其表面下蛆后,大部分蝇蛆不容易存活,且一层油膜有粘性和滑动性,也能阻止部分肉蝇停泊在腊鱼身上 。
一旦发现还是被肉蝇钻了空子,在个别鱼干上下蛆了,那就要采取灭杀措施,把蝇蛆灭杀于萌芽之中 。
千万不能把长蛆的鱼干未经处理,就跟其他正常的鱼干混放,否则可能造成大面积长蛆 。
可以用高温或是低温灭蛆,家有低温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的冰箱等速冻制冷设备,则可以把腊鱼用塑料袋密封后放进去速冻半小时后取出晾晒;如果没有速冻设备,则可以使用微波炉灭蛆,把长蛆的腊鱼放到微波炉里,高火烤半分钟;此外,如果有蛆还在表面,也可以用强光紫外灯杀灭 。
黄金泥鳅烂眼病怎么治疗?黄金泥鳅烂眼病及身体溃烂都是由于鱼缸或者池塘的水质不干净,未按时清洗消毒、杀菌所导致泥鳅感染 。此类症状应立即用消毒药清理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对于该类病症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
以下将对鱼农大量养殖泥鳅的经验,介绍泥鰍的病害防治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养殖水体较浅,用药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二是用药后的池边不能离人,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加新水等救急措施;三是禁用违禁药品 。仅供大家参考 。
一、气泡病
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 , 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2)加强日常管理 , 合理投饲 , 防止水质恶化;(3)发病时 , 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kg/亩~6kg/亩;(4)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二、白尾病
1、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 , 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 , 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 。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
2、防治方法:(1)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ppm;(2)将1千克干乌桕叶(合4千克鲜品)加入 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ppm;(3)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 度为1ppm 。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ppm,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
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 , 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公斤/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 , 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三、赤皮病
1、主要症状,体表充血发炎 , 可蔓延于全身 , 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 。病鳅时常平游 , 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 。死亡率高达80% 。
2、防治方法:鲜蟾酥10克,于凉水中搅拌均匀,全池泼洒 , 浓度为0.5ppm,每3天1次 。
四、水霉病
1、主要症状:此病大多因鳅体受伤,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 , 并侵入机体组织 , 肉眼可以看到发病处簇生白色或灰色棉絮状物 。病鳅行为迟缓,食欲减退,瘦弱致死 。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 。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
2、防治方法: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1)苗种下塘前用0.3ppm的灭毒净或3%的食盐溶液浸洗消毒;(2)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1∶1)配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 。
①将病鳅浸于10毫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中20 分钟,或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②在孵化过程中 , 鱼卵易发生此?。?可用1毫升/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泡30分钟 。
五、烂鳍病
1、主要症状:背鳍附近表皮脱落 , 呈灰白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停止摄食导致死亡 。此病易在夏季流行 。
2、防治方法:用0.2ppm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连续3天~4天 。
六、打印病
1、主要症状:病灶浮肿、红色 , 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过印章,主要流行于7月~9月 。
2、防治方法:(1)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用0.3ppm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 。
七、车轮虫病
1、主要症状,车轮虫一般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 。泥鳅患病后摄食量减少 , 离群独游 。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 , 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死亡 。流行的季节为5月~8月 。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的比例为5∶2)合剂全池泼洒,浓度0.7ppm 。
八、三代虫病
1、主要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主要流行于5月~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 。
2、防治方法: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 , 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浓度为20ppm,浸洗时间15分钟~25分钟 。
九、侧殖吸虫病
俗称的"闭口病"即是侧殖虫病,被感染泥鳅生长停滞,解剖后可见大量吸虫积于前肠部位,肠内无食 。
防治方法:清塘,彻底消毒;消灭螺类及其它野杂鱼类 。
十、三代虫病
由一种胎生单殖类吸虫引起的鱼病,又称环指虫病 。虫体呈纺锤形,体前端有 4 个黑点,体后端有一固着盘,盘上有一对大钩和数对小钩 。此虫三代同体,在成虫体内可见子代和孙代的胎儿雏形 , 故名为三代虫 。
【 症状 】 病原体寄生在鱼体体表或鳃部,可致鳅种死亡 。
【流行时间】每年 5 一 6 月份 。
【预防措施】用生石灰清塘杀虫,以及在鳅种放养前用 5 % 食盐溶液浸洗 5 一 10 分钟 。
【 治疗方法 】 发病后,每立方米水用 2 一 3 克高锰酸钾;或每立方米水用 0 . 5 一 0 . 7 克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
十一、小瓜虫病
为多子小瓜虫寄生 。
【症状 】 肉眼观察 , 病鳅在皮肤、鳍、鳃上布满白点状孢囊 。
【防治方法】体有小瓜虫的病鳅,可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 10 一 20 克,浸泡15一 20 分钟 。养鳅池发此病,可先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 5 一 7 克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每立方米水用甲醛溶液 20 一 30 毫升溶水全池泼洒;第三天换入洁净水 1/2左右,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代硫酸钠 1 . 5 克化水全池泼洒;第四天每立方米水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 1 . 0 % ) 1 一 2 克化水全池泼洒 。
十二、曲骨病
因孵化时水温异常,以后的饲养中又缺乏维生素而致 。
【鱼烂身是怎么治疗】【 症状 】 鳅体脊椎骨弯曲 , 细小 。
【 防治方法 】 保持良好的孵化水温,并在以后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 。
十三、气泡病
因水质变化 , 水中氮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引起 。所以,在培育鳅苗时,应避免投饵过多或用肥过量 。
【症状 】 鳅体肠肚膨胀,身体失去平衡 。不由自主地浮在水面,时间长了就死亡 。
【 防治方法】平时多加注新鲜水 。发此病后,赶紧换水 , 其换水量在 1 / 3 以上 。
十四、生物敌害
敌害种类有水蛇、鸟、凶猛鱼类、青蛙、水鼠、黄鳝、鳖、水蜈蚣、红娘华等 。
【 防治方法 】 在放养鳅种前彻底清塘;饲养管理期间 , 要及时清除生物敌害,特别是鳅苗、种池的管理要加强 。对水蜈蚣、红娘华的清除,每立方米水可用 95 %的晶体敌百虫 0 . 5 一 1 克化水全池泼洒;对水蜈蚣,也可在水蜈蚣聚集的水草、粪渣堆处,按每平方米泼洒 2 一 3 克的用量,进行杀灭,效果较好 。对于水蛇 , 用硫黄粉来驱赶,效果十分显著 。方法是:池塘用药按每亩用硫黄粉 1 . 5 千克,将其撒在池堤四周;稻田用量为每亩 2 千克硫黄粉,在田埂四周撒 0 . 75 千克,鱼沟、鱼溜边撒 0 . 5 千克,田中撒 0 . 75 千克 。
十五、泥鳅白身红环病的防治
该病是捕捉后长时间流水蓄养所致 。病泥鳅身体和鳍呈灰白色,同时身体上出现红色环纹 。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应及时把泥鳅放养在池塘,放养前用二十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 , 或放养后用0.2 ~0 . 3ppm 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 。
病因: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 。
症状:病泥鳅身体呈灰白色,同时出现红色环纹 。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此?。?立即将病泥鳅换到池塘中放养 。
放养前用5毫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 。
放养后用0.2-0.3毫升/升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 。
十六、泥鳅体表溃疡症症状与治疗
泥鳅属鲤形目 , 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 , 营养丰富,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 , 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但如果管理不善,泥鳅仍然会发生各种疾病 。今年5~6月,本中心就陆续诊治了几例泥鳅体表溃疡症 。其症状基本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下颔发红,体表溃疡 。该病发病突然,死亡迅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其中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病原学初步研究及治疗方法作如下报告,希望能够为生产上防治体表溃疡症提供一定帮助 。
一、临床症状
一养殖户池塘养殖的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出现死亡,仅几个小时就死了上百条 。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 。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 , 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下颔发红,充出血明显 。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 。
二、病原学初步研究
无菌接种肌肉及各内脏器官于胰酪胨大豆肉汤(TSB)中,28℃,120转/分振荡培养24小时 , 各内脏均没有细菌生长 , 只有肌肉有细菌生长 。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健康泥鳅 , 出现与临床上发病泥鳅相似的症状 。结合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由细菌引起的体表溃疡症 。
三、治疗与愈后
因该养殖户自发病以来曾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未能见效 , 故根据经验及本病的具体情况,建议其用二氧化氯给池子消毒 , 同时在蛆虫中混入氟哌酸3~5克/天(纯品含量),或氟苯尼考1克/50千克泥鳅 , 辅以维生素C1克/千克投喂 。每天3次 , 连用5~7天 。密切观察病鳅表现及采食情况 。一周后回访,该养殖户养殖的泥鳅病情得以控制,死亡量大大减少,开始正常摄食,故建议继续饲喂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巩固疗效 。
四、小结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 , 病鳅内脏各器官均无细菌生长,只从肌肉中分离到了细菌,说明肌肉是细菌感染的靶位 。春季4~5月份,水温15℃时即可发生体表溃疡症,5~6月份水温20~30℃时 , 是发病高峰期 。泥鳅、大口鲶、罗非鱼、加州鲈和黄鳝等都易感染该病 。
泥鳅发生体表溃疡症的原因很多 , 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 , 且多为静水,水质容易恶化,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②泥鳅鳞片极薄及细小 , 如遇到机械损伤 , 水体的细菌就可以从受伤处感染鱼体;③在洗池、捕捞等外界情况干扰下,鱼体的应激反应强烈 , 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造成体表溃疡症:④池塘建设不合理,周围环境不适合泥鳅生长时也易发生该病;⑤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泥鳅缺氧、体质减弱、细菌容易入侵等 。针对这些方面的因素,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 。如: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增加水深;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饲养,降低泥鳅密度,防止缺氧,一般情况下4~5厘米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平方米,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减少不必要的捕捞等机械活动,避免应激反应和引起鱼体受伤 。
泥鳅一旦发生了体表溃疡症 , 应立即用消毒药清塘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 。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 。目前对该症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氟哌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 。但因泥鳅发病后摄食量减少,药物很难达到抑菌浓度 。因此,对于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 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
先确认病症是否是体表溃疡症:
养殖户池塘养殖的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出现死亡 , 仅几个小时就死了上百条 。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 。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 , 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 , 下颁发红,充出血明显 。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 。
如果是的话再看以下内容
泥鳅发生体表溃疡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水质容 易恶化 , 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
②泥鳅鳞片极薄及细?。?如遇到机械损伤,水体的细菌就可以从受伤处感染鱼体;
③在洗池、捕捞等外界情况干扰下,鱼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造成体表溃疡症:
④池塘建设不合理,周围环境不适合泥鳅生长时也易发生该?。?
⑤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泥鳅缺氧、体质减弱、细菌容易入侵等 。
针对这些方面的因素,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 。如: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增加水深;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 饲养,降低泥鳅密度 , 防止缺氧,一般情况下4~5厘米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 ̄60尾/平方米,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捕捞 , 避免应急反应个鱼体损伤 。
泥鳅一旦发生了体表溃疡症,应立即用消毒药清塘消毒 , 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 。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 。目前对该症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氟哌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 。但因泥鳅发病后摄食量减少,药物很难达到抑菌浓度 。因此对于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
以上内容是我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解答,仅供参考,谢谢[微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