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江团鱼苗

哪里有江团鱼苗 , 为什么有人说在市场上没有见到?也不是不能人工养殖,小规模的已经在江浙沪皖多地进行了很多年了,江苏某企业大规模养殖的江刀今年已经上市了,但是价格嘛……emmm……3000 一斤(当然了,规格也比较大 , 还是比同规格野生江刀便宜的多)
江刀从 70 年代达到 3700 多吨的产量高峰之后,就有了资源枯竭的苗头,到了最近几年,产量已经下滑到了几十吨、甚至十几吨这个规模 。
这么多江刀 , 放在今天能买一个居民区了吧 。
与之相比的,则是江刀扶摇直上的售价,巅峰时期,大规格的江刀零售价接近万元(这还不算那些令人咂舌的「鱼王」的天价),嗅到了其中商机、试图人工养殖江刀的自然不在少数 。
最初的尝试是按照以往养殖其他鱼的模式来养殖江刀,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从野外捕捉的性成熟亲鱼,在捕捞之后就会因为强烈的应激性很快死掉,这就是所谓的江刀「离水即死」,即便有少数可以活着到达鱼塘,也很难长时间养殖下去,更别谈繁殖了 。
一个意外的发现攻克了这个瓶颈 。一些临近长江自然水系的鱼塘每年都要从自然水体里纳水,有时候就可以从江水里发现江刀的幼苗,这样一来,江刀就算是被江水自然平缓的冲进了鱼塘,也不会激发它的应激性,这就是最早期的获取江刀苗的方式——灌江纳苗 。
虽然江刀是一种江海洄游鱼类,但其实也完全可以适应纯淡水生活,在我国的一些湖泊里 , 本来就有丧失了洄游习性的江刀 , 也就是湖刀 。这些灌江纳苗得到的小江刀苗 , 在人工鱼塘里也可以正常生活 , 一些养殖户通过水泵冲水模拟自然水流 , 也成功刺激了它们的性成熟并获得了鱼卵,这样大概在 04/05 年的时候,最简单的灌江纳苗、鱼塘自然繁殖模式就成功了 。
但是江刀的整个繁殖期很长,个体之间性成熟并不同步,完全依靠鱼塘内自然繁殖 , 就会出现同一个鱼塘里既有幼苗,也有鱼卵,甚至还有还未开始繁殖的亲鱼的情况,这几个阶段所需要的养殖管理方式都不一样 。共处一塘 , 没法管理;捕捞幼苗,又会激发大鱼的应激性引发死亡(反过来也一样) 。
我之前写日本鳗鲡的时候提到,不少科研机构尝试过给鳗鲡注射催产素来使其性成熟,给鱼塘里的江刀亲鱼注射催产素的尝试也很快得到应用 , 这种方法的确同步了亲鱼的性成熟时间,而如果进一步的通过人工挤卵、挤精,然后搅拌后人工孵化,就有可以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江刀幼苗,这就是所谓的全人工繁殖方式 。
可惜的事 , 全人工繁殖方试的弊端同样很大,注射催产素的时候已经会激发一些应激性,如果再采用人工挤卵挤精 , 那大鱼基本上是活不了了,这样的损耗是很难承受的 。
所幸后来大家发现,江刀的卵是浮性的,如果人工注射催产素,然后让亲鱼在鱼塘里自然产卵、受精 , 然后用抄网之类的方式从鱼塘上层把漂浮的卵收集起来,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亲鱼的刺激和对鱼卵的收集,这就是后来出现的半人工繁殖方式 。
攻克了繁殖难关,仅仅是江刀养殖难题里的第一步 。孵化出来的小鱼苗该吃点啥?以前的人工养殖其他鱼类,一般会采用蛋黄做开口饲料,但是在江刀苗的实践来看,蛋黄并不能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 。轮虫是另一种广泛采用的开口饲料,但是……普通的轮虫相对于江刀苗的嘴巴来说有点大 , 那就要特种养殖小个体的轮虫 。
长大之后的江刀饲料也是个麻烦事,江刀是视觉捕食,喜欢捕食活动的生物,从野外捕捞的江刀解剖也证实了这一点——它的胃里基本都是小虾小鱼这些活物 。普通饲料虽然营养没问题,但是饲料可不会游动……
破解这个难题,各地的养殖户给出了不同的思路 。浙江千岛湖的养殖户依然采用冻鲜鱼肉做饲料 , 你不是只喜欢捕捉活动猎物嘛?那鱼块从水面缓缓下落的过程中也是活动的,而且我给你养在8米多深的网箱里,有足够的时间给鱼块下落,这就破解了江刀捕食的难题 。
千岛湖能这么玩,别的地方可不行!江苏一带的养殖江刀都是生活在鱼塘里,谁会挖八米多深的鱼塘?。。。∷砸豢嫉姆绞骄褪亲鸥慵父鎏晾囱城嘞海?但是这虾……产量扎心……后来又发现,干脆用鲤鱼苗和罗非鱼苗好了,甚至可以干脆把鲤鱼和江刀混养,鲤鱼一边生江刀一边吃 , 岂不美哉?
还真不是很美……因为鲤鱼这货,扑棱扑棱很不老实,尤其是收获的时候,上下跳窜 , 得,江刀的应激性又被激发出来了 。后来发现鲮鱼是个好选择,因为鲮鱼特别怕冷 , 水温低于 7°C 就基本上死翘,这就算解决了江刀的饮食问题 。
万事俱备,是不是就可以大规模养殖江刀了?不……人家娇贵着呢……江苏一个池塘投放了 8000 尾苗 , 到最后颗粒无收,然后一看,鱼塘边全是鸟脚?。?好吧,设网防鸟;偶然遇到一个寒潮又是大批量死亡,而且水温过低生长很慢 , 好吧,盖大棚,挖深水井保持恒温;啥也没干在水里突然暴毙给你看,好吧,定期投喂维C/E;鱼苗运输应激性死一批,捕获死一批 , 运输再死一批……
到了今年,大规模养殖的江刀终于上市,身价 3000 / 斤 , 怕是还要被挑剔的食客吐槽——这完全是淡水人工养殖的,根本就不是正宗的江刀,完全就是湖刀嘛!
所以说,江刀不是不能养,实在是坑太多,得一个一个的趟 。等都趟完
谢谢??喜欢给个关注?
网箱养黄骨鱼一平方放多少?菏泽黄骨鱼 黄颡鱼养殖 上饶江团鱼苗产品名称:黄骨鱼(黄颡鱼)鱼苗规格:3-5cm生活层次:底层放养密度:30000-50000尾/亩养殖条件:养殖黄骨鱼的鱼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 , 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 。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鱼苗下塘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 , 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 黄骨鱼耐低氧较好,喜清洁水,因此养殖黄骨鱼的鱼塘水透明度应保持在25-30厘米,放养密度高的鱼塘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定期加注新水 。黄骨鱼塘水不宜碱性过强,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过高 。2、鱼病防治 黄骨鱼的抗病能力强 , 养殖中一般无大病 。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鱼塘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腮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 。黄骨鱼苗种培育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可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蛋黄等 。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万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 。成鱼养殖(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 , 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鱼 。(2)池塘套养每亩水面套养黄颡鱼苗种500~1000尾,可产商品鱼35~60千克 。(3)网箱饲养每平方米可放养黄颡鱼苗种500尾左右,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 。黄骨鱼因为体质特殊所以极易得传染病和寄生虫皮肤病,随着天气环境以及周围鱼群的变化,都会对黄骨鱼的身体产生影响 , 农户们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对池塘进行清理 , 保障吃糖的水质卫生,提高黄骨鱼生长条件,在平时的养殖中多注意观察它们的变化,如鳞片的减少和皮肤是否出现红斑,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黄颡(黄骨)鱼苗(水花)开口饵料以轮虫为主 , 整个育苗期以轮虫、枝角类、甲壳类、摇蚊幼虫(红虫)等浮游动物为食,到了浮游动物不能满足其饵料需求时,则需补充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同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生长起来,而黄颡(黄骨)鱼苗又不会采食、利用,水体中过剩的藻类等极易因天气变化、营养元素缺乏等因素导致缺氧、倒藻等现象的发生 , 从而给鱼苗造成很大的危害 , 所以黄颡(黄骨)鱼育苗期的水质要求有两个重点:1、前期能快速的培育出浮游动物并保持足够的量;2、在投料后能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尽量使水体保持肥、活、嫩、爽的状态 。
40亩水面养殖鮰鱼效益如何?效益应该很好 。
大家知道 , 回鱼的市场售价比较高,深海野生的鮰鱼每斤40多元,人工养殖的售价也要30块左右 , 如果养殖40亩水面,二年的生长期满,亩产五百斤,40亩水面可收获2万千左右,除去鱼苗和饲料以及各种各样的开支,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河底的都是什么鱼?这个问可是多方位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鱼种,在不同的水域也有不一样的 , 水深水浅都有分别 。如果水浅河底连小白条都是活动区,如果水深就不一样了 。
说说我这边的河流鱼情吧,广东汕尾 。
罗非:占主要市场 , 深浅都有,外来物种,有极强的适应性 , 现已遍布南方各大水域 , 喜温水,全水层都有它的影子,超强的繁殖力,属杂食性鱼类,江河湖库溪塘均可钓获 。
石鲮鱼:水质要求比较高,在水下层活动,喜温水 , 性杂食 , 华东、华南、西南水域均为它的活动范围 。此鱼中钩后力大,钓起来手感特爽 。
鲶鱼:活动在水的下层,喜温冷水系,肉食性鱼类,喜食腐,性凶猛,劲十足 。
鲫鱼:属杂食性,性温和,喜温冷水系,活动在水的中下层区域,适应性强,有水的地方,就有鲫鱼的踪影 。
鲤鱼:分布极广,湖库、江河、坑渠、塘溪、处处可见,喜温冷、性杂食,胆小易惊 , 即属淡水最聪明的鱼类,又属十大淡水名鱼之列,而且独占两种(黄河红鲤、滇池大头鲤) 。
草鱼:活动于水的中下层 , 草食性鱼类,关于草鱼的食性,近年来倍受争议,在此不予多论喜温水,全国各地水域都能钓获 。
还有好多鱼种是水下层的,不过河流很很看到,要深潭、泥潭、水库还有其它鱼种 。
清江鱼和鮰鱼哪种刺更少?【哪里有江团鱼苗】清江鱼是个牌子,鮰鱼刺少 。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 , 鲿科,鮠属,又名鮰鱼 。不同的地方 , 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 。
长吻鮠在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 ,鮠科 ,鮠属 。
外形与珠江流域的名贵品种斑鳠(俗称魽鱼)颇为相似。身体呈纺锤形 ,头较小 ,吻尖而长 ,口下位。
体表光滑无鳞 ,体色背部呈灰黑色 ,腹部呈灰白色 ,体侧无黑色斑点 ,有脂鳍 。生活于水体的底层,性喜群集 ,较温驯。
池塘养殖起捕率高 ,一网起捕率可达98%以上 。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一旦缺氧浮头 ,容易造成死亡。对硫酸铜、硝酸亚汞等药物比较敏感,不能按常规用药 。
生长速度较快 ,当年孵化的鱼苗 ,到年底可长到400一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克 。在天然水体 ,长吻鮠以小鱼小虾为饵料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完全摄食人工饲料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