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球虫病 孢子虫怎么防治

孢子虫怎么防治,水稻田里蚂蚱多?粉红椋鸟是蝗虫的天敌,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可以通过修筑鸟巢招引粉红椋鸟防治蝗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提高蝗区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 。蝗区植物的多样性会延长蝗虫寻找食物的时间,植物的高覆盖度可减少蝗虫产卵的场所,这些措施都会有效地减少蝗虫的发生 。同时,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植物多样性还能提高一些蝗虫天敌的数量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控制蝗灾的新途径,包括微生物农药(如绿僵菌、微孢子虫、痘病毒)、植物源农药(如天然除虫菊酯)、昆虫信息素(如蝗虫聚集素)等 。
炎炎夏日如何防治反复发作的球虫?。?/h3>因为题主不说明清楚所患球虫病的动物种类,在此暂以鸡球虫病为例,解答球虫病的防治问题,希望能帮助到题主和同样备受困扰的同行 。
鸡球虫病作为鸡养殖常见病 , 健康鸡一旦患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生长发育 , 甚至会并发其他疾病,并且该病极易出现复发现象,严重危害着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养殖户在养殖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受到鸡病的困扰 , 鸡球虫病就是其中之一,如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极易导致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
在炎炎夏季 , 是球虫病的高发期 , 预防和治疗球虫病 , 十分重要 。
1.球虫病的病原体
只有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寄生虫在鸡体内寄生,才能对症下药 。
鸡球虫病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例如: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处),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中段位置)等等 。
该病属于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有着巨大的危害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鸡的健康生长 。
2.球虫病的特点
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
鸡球虫的主要感染途径就是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 。
一旦饲料,水源以及鸡舍用具被污染,就会存在卵囊,。
而饲养人员,飞尘以及鸟,均会成为球虫的机械传播者 。
健康鸡一旦接触患病鸡,带虫鸡,均会被感染 。
年龄特点:
无论是任何品种以及任何年龄的鸡,会有着较强的易感性 。
以柔嫩艾美耳球虫为例,多发于3~6周龄的雏鸡,以毒害艾美耳球虫为例 , 多发于8~18周龄的鸡 。
【如何防治球虫病 孢子虫怎么防治】流行季节和诱因:
临床资料表明,该病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尤其是一些密闭式现代化养鸡?。?其发病率更高 。
如果鸡舍非常潮湿,通风状况不佳,饲料质量不高,再加上没有及时的补充维生素A , 维生素K,就会加大鸡球虫病的发病几率 。
3.临床症状
急性球虫病多发于雏鸡,其病程较短,一般为2~3周:
健康鸡一旦患病 , 往往会出现精神萎靡 , 无食欲,羽毛杂乱 。在发病中期,病体肠上皮被破坏,机体会出现中毒现象 , 病鸡运动障碍,翅膀处理腋鸭状态,喜饮水,食欲逐渐废绝,日渐消瘦,粪便呈水状伴随少量血液 。
如果是由于柔嫩艾美耳球虫所导致的话,其粪便为棕红色,发病后期则排血液,进而出现昏迷,最终导致死亡 。死亡率高达50%以上,虽然有部分患病鸡能够延长死亡时间,甚至能够痊愈,但是其接下来的生长状况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
慢性鸡球虫病多发于3个月龄左右的幼鸡 , 同时成年鸡也有着较高的发病几率:
其病程大多为数月,并且其症状和急性相比较而言,较不明显 。发病后期,病鸡日渐消瘦,并且翅膀会出现轻微的瘫痪,蛋鸡产蛋量明显减少,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死亡现象 。
4.病理解剖
该病病理变化为出血性肠炎 。以急性球虫病为例,可以发现其盲肠存在明显的充血现象,黏膜出血严重,其内容物为血凝块和脱落的上皮进而形成干硬栓塞物 。
以慢性球虫病为例,可以发现其小肠黏膜存在明显的出血点,并且肠内伴随分泌物,呈柿子皮色 。
5.药物治疗
西药治疗:
在喂食饲料或者饮水当中加入1g磺胺二甲氧嘧啶,连续使用1周时间,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或者可以按照每千克使用1克磺胺氯吡嗪的剂量来进行治疗 。
但是,在这里需要我们指出的是,在使用二甲,三甲氧氨氨嘧啶的过程当中,应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比例来进行使用,进而在提升功效的同时 ,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
中药治疗:
在利用中草药治疗鸡球虫病的过程当中 , 主要以是杀虫,解毒,清热为主,可以使用:
5克白术,70克当归,90克大黄,100G党参,115克青蒿,120G黄柏 , 150克鸦胆子,常山及白头翁 。
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然后混合到饲料当中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其次,还可以使用50g茵陈,黄柏; 60g白芍,地榆; 80g常山,青蒿,研磨成粉末状融入到饲料当中,并配合使用诺氟沙星进行治疗,1周后患病恢复健康 。
6.预防
保持环境卫生:
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发病几率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过程当中,每天都要及时的清理鸡舍,并对鸡舍水槽以及食槽 , 地面利用生石灰水进行彻底的消毒 。养殖人员在出入鸡舍的时候,应穿戴专用的服装,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鸡舍中球虫卵囊的发育 。
处理粪便:
鸡的粪便当中,含有大量的球虫卵囊,2d后会逐渐发育成为带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就要每天做好对对鸡群粪便的清理工作,进行发酵处理,杀死球虫卵囊 。
免疫预防:
雏鸡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 尤其是在易感阶段以及流行阶段 , 做好预防工作 , 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避免疾病的发生 。
猪身上的不定时炸弹寄生虫病怎样防治?在养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寄生虫?。?猪寄生虫种类繁多、对生猪危害性很大,会使生猪生长缓慢、死亡,因此对生猪进行寄生虫防治是生猪育肥重要工作,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驱虫方法:
1 确定驱虫对象
生猪常见寄生虫主要有线虫如蛔虫、肺线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虱子等,某些猪场还存在其它寄生虫如弓形体、球虫等 。在采取饲喂水生饲草等传统方式养猪的情况下,还存在吸虫、绦虫等感染的问题 。因此在搞好常见寄生虫防治的同时 , 还要根据当地寄生虫流行状况和临床观察、检测结果 , 做好其它寄生虫的防治 。
2 病猪症状
一般表现为生长缓慢或成长期消瘦,营养不良、呼吸短促、咳嗽,黄疸、皮毛粗乱无光泽,卧地吃食、粪便带血 , 跳栏、磨牙、拱背等,有的长时间痫烂屎,严重的生长停滞而形成僵猪,一般多见于2~6月龄猪 。
3 适时驱虫
生猪寄生虫的防治应以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一次常规驱虫 , 在具体用药时,必须根据生猪感染寄生虫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驱虫药物,有时候还需要采用几种药物配合使用 。首先,驱虫要在每年的3月初至12月底进行:其次,猪的大多数寄生线虫从虫卵发育为成虫约需50d,所以驱除线虫的程序为:第1次驱虫在仔猪的20~30日龄 , 第2次在60~70日龄,第3次在100~110日龄,肥育猪通过 3次驱虫即可出栏,如果需要转群,则转群前应用药1次:新购进仔猪在饲养吃料正常后进行驱虫 , 过两个月对毛长粗乱、不长和经常痫烂屎的猪再驱虫1次,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在配种前驱虫,母猪在产前1~2周再驱虫1次,以打破母猪仔猪之间的寄生虫传播环节:种公猪每年至少驱虫两次,如寄生虫危害严重,可3个月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 。
4 选好驱虫药
选择驱虫药物应注意选用价廉、广谱、高效、低毒、安全有效的药物,做到使用剂量小、适口性好、使用方便、残留量低等 。生猪驱虫通常选用以下几种药物 。
4.1 左旋咪唑(用于驱除体内线虫,但对鞭毛虫无效) , 按8~10mg/kg喂服 。
4.2 敌百虫(既可除体内线虫又可驱除体外寄生虫),按80~100mg/kg喂服 。
4.3 丙硫咪唑(用于驱除绦虫和吸虫),按15mg/kg喂服 。
4.4 盐酸氯苯胍可用于驱除球虫和弓形虫,其用法按说明书 。
4.5 新一代驱虫药:早克星、伊福丁等,剂量要准确 , 否则达不到驱虫的效果,如果发现猪囊虫 , 可选用灭滴灵 , 或用石榴皮 , 槟榔等驱虫 。
5 喂药技巧
猪驱虫前应禁食12~18h,晚上19∶00~20∶00将药物与饲料拌匀,让猪一次吃完,若猪不吃,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 , 以增加适口性;群养猪,先计算好用药量,将药研碎均匀拌入饲料中,多准备一些饲槽,投喂饲料量要多于日常饲喂量,以猪吃食后略有剩余为好,这样可避免强者多食而发生中毒 。驱虫期间(一般为6d),要在固定地点饲喂、圈养,以便清理粪便和场地消毒 。
6 驱虫后观察
猪喂服驱虫药后应仔细观察,若出现如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要立即将猪赶出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缓解中毒症状,严重者让其饮服煮得半熟的绿豆汤 , 对拉稀者,取木炭或锅底灰50g , 拌入饲料中喂服,连喂2~3d即愈 。
7 驱虫后饲养管
猪驱虫后第2天早上应及时收集猪粪,运到场外需要单独堆积 , 经科学处理彻底发酵杀灭虫卵,以免再感染,地面、墙壁、食槽、用具等应用5%的石灰水消毒,第2天喂些苏打片,第4天喂些大黄苏打片,有促进食欲的作用;猪舍经常保持清洁干爽 , 通风换气,冬暖夏凉,定期消毒等 。饲料和饮水保持清洁卫生 , 防止粪便污染,饲料营养要全面,使仔猪体质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快速生长,防止猫、鼠等进入猪场 , 以免污染饲料和环境、仔猪与成年猪分别饲养,避免互相传染 。猪粪集于粪池经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以杀灭虫卵 。
用什么方法能有效防治蜜蜂巢虫?巢虫如何防治?首先 ,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巢虫?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它以蜡屑为食并蛀食巢脾,巢虫是中蜂的主要害虫 。现在农村养蜂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尤其是巢虫防治一直是养蜂农户最头疼的事 , 巢虫是养蜂业常见的害虫 , 一旦出现巢虫,就会引起蜂群不安,蜂群就会大量弃巢飞逃,严重的会大批封盖蛹死亡 , 直接影响到蜂的繁殖和采集力减退,经济效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失 。那么,巢虫如何防治?
巢虫防治首先要加强蜂群管理 , 在饲养强群过程中,要随时随地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 。在选蜂王时,一定要最优质的蜂王,优质蜂王能增强整个蜂场的遗传优势,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虫害能力 。还要及时做到更换新脾和淘汰旧脾工作 , 这样做能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减少巢虫发生 。
一,杀除虫卵防治巢虫是由卵长成幼虫,生活在蜂巢内,在巢脾上被巢虫吐了很多棉花一样的纵横吐丝作茧,蛀食巢脾,蜂王产的卵无法孵化 。防治巢虫产生必须对蜂场进行彻底清扫箱体 , 可以用烧开水灌箱底的方法以杀死虫卵产生 。
二,药物防治用5%的石灰水将蜂箱浸泡30小时,然后清水冲洗后凉干,这个方法可以消除隐藏在蜂箱里越冬巢虫 。对于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以采取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效果不错,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升喷洒巢脾 。可使用EM黄金液 , 对爬蜂?。综巡 ⒑诜洳 ⒋蠖遣 ⒛易从壮娌〉?,能有效抑制和消灭细菌、真菌和病毒,每标准群10一15毫升 , 撒在蜂路中即可 。
总之,要做到加强饲强群养管理,经常定期刮刷箱底蜡屑,清除厢内蜡瘤,清除巢虫孳生地,做到"蜂不露脾",增强防御巢虫的能力,对旧巢箱体要做到开水冲洗脱蜡杀虫,及时采用药剂喷洒,以免造成巢虫危害 。
[欢迎大家关注农户开心,我愿与你共同探讨三农问题 , 服务三农!]
用什么方法防止蝗灾?古人以农业为主 , 耕田耕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然而,受天灾的影响,往产生很多“人祸”来,而这些灾害里面,蝗虫灾害显得尤为严重 。
蝗虫有三大特点 。一是生命 。蝗虫不怕雨也不怕晒,不管是旱灾,还是涝灾,都对蝗虫没有任何影响 。二是繁殖能力强,不管什么天气 , 什么境界,它们都能蹦、能飞、动作快捷,并且繁殖能力极强 。三是种类多 。蝗虫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我国就有300余种,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 。
也正是因为这样 , 蝗灾成了中国古人心里最大的痛楚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 , 秦汉时期蝗灾平均8.8年一次 , 两宋为3.5年 , 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
每当蝗灾来临,蝗虫所过之处的庄稼的茎叶全部一扫而空,满天飞舞着成千上万的蝗虫,别提有多恐怖了 。
蝗灾也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据《旧唐书》记载,唐朝289年间共发生蝗灾50余次,平均每八年一次,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当时,可谓是天灾不断,刚刚经历了水旱两灾,又闹起了一场蝗灾 , 此次蝗灾造成大量灾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 甚至由于饥荒,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
到了唐德宗时期,也出现过,两次规模巨大的蝗灾,当时闹灾正值冬日,气温极低 , 蝗虫群所到之处 , 寸草不生,而且蝗虫会咬人,足够多的蝗虫飞来时,是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咬什么,人力根本无法抗衡,灾民被冻死的,被饿死的不在少数 。
唐代陈子昂曾经描述过蝗灾后的惨状:“自河已西,莫非赤地 , 循陇已北,罕逢青草” , 意思说的很明显,蝗虫群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 连青草都碰不到,一旦发生蝗灾,良田植物就会被一扫而空,而百姓们由于没有了粮食,只能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
那么 , 问题来了,这么多的蝗灾虽然是灾难性的 , 但古人又为什么不吃蝗虫来解决温饱问题呢?
首先,要知道古代人处于封建社会,都很迷信 , 当蝗虫来袭,成群结对,密密麻麻,古人还把蝗虫当成神 。他们心生恐惧,既痛恨又无能为力 , 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惩罚,认为有什么神在控制着这一切 。解决办法就是祭祀“蝗神”等守护神,来祈求风调雨顺 。于是古代很多地方都有祭祀供奉虫神的习俗 。比如:每年的六月六日“虫王会”、青苗会、打田坝、杀天马等等 。
其次,蝗虫能吃吗?能!
蝗虫的肉质松软,味美如虾 , 当然可以吃 。而古人也慢慢发现,祭虫神的办法似乎用处不大,蝗虫一来,还是泛滥成灾 。于是,当人们饿的不行,真的吃过蝗虫 。
据记载,唐太宗和唐德宗时期就有过灾民食用蝗虫的记录,由于连年的灾害 , 蝗灾,导致粮食连年的歉收,灾民们饿的实在没办法 , 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灾民连草皮都啃不到,无奈之下 , 灾民们就把蝗虫蒸熟嗮干充饥 。
北宋的时候范仲淹也曾说过蝗虫可以晒干了来吃 。尽管如此,蝗虫根本不足以填饱肚子,何况古人们的制作工艺问题,能吃多少呢?吃了几天 , 只怕就吃不下了 。
蝗虫因为灵活,捕捉起来非常困难 , 想吃饱也是痴人说梦的事 。
另外,吃蝗虫很容易生病,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之后 , 灾民流离失所,瘟疫鼠疫横行 , 难保不能保证食用的蝗虫是不是带有病菌,一旦大规模食用昆虫,更容易导致病菌感染 。要知道,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疗技术也落后,对于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完全束手无策 。
总之,如果能够靠吃蝗虫度过蝗灾,蝗灾也不成为“灾”了 。
俗话说“久旱必有蝗” 。古人没办法阻止蝗虫灾难的发生,又没法在这次灾难中 , 以蝗虫来充饥渡过难关 。唯的一办法,就只能消灭蝗虫 。蝗虫过于灵活,捕捉起来非常困难 。捕杀起来颇为费劲 。
一是驱蝗 。相传布依族有个赶走蝗虫的方法,就是宰杀鸡、猪、牛等牲畜,然后把牲畜血染到小旗或彩旗上插到田地或者拿着旗对着蝗虫转,这样蝗虫就会四处逃窜 。但这个方法效果不明显 。显然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 因为蝗虫被从这里赶到那里,灾难还在延续 。
二是捕蝗 。比如说:采取挖土填埋、生火引蝗集体烧杀等方法,这样方法的弊端是:费时费力费物,结果也并不好 。
三是治蝗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之子陈经伦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到大西北一带推广山芋种植 。正当要丰收之季 , 蝗虫铺天盖地而至 , 陈经伦绝望之际,看到有十几只飞鸟从天而降,疯狂捉虫吃 。陈经伦受此启发,一边种山芋,一边倡导乡民畜养鸭子 。因鸭子与飞鸟习性相近,每到春夏之际,陈经伦就与乡民们随地放养鸭子,小鸭子爱吃蝗虫 , 一有幼蝗出现就被鸭子吃掉,始终形不成蝗灾 。
综上诉述,在古代,蝗灾带给百姓们的灾难是巨大,捕杀困难 , 食用也有危险,因此还是有很多的灾民因此而饿死 。
举报/反馈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