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剑术高手 庄子的剑术( 二 )





汉朝有个佚名诗人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无题诗,其中有一句: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这意思就是,吴王喜欢击剑技艺高超的剑客,于是百姓就纷纷争当剑客,为了提高剑术,成天拼命练习,以至于大家身上满是伤疤 。


《庄子·说剑篇》的记载和汉朝无题诗所描述的情况说明,在先秦时期,社会上层醉心于武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他们的倡导下,社会上的习武风气很盛,而那时的人练武,完全从实战出发,是真刀真枪地格斗,在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玩命训练之下,得到的必然是极其过硬的真功夫,怎么能说中国武术从来不能实战?



诞生于公元9世纪后期的《角力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搏击专著,它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搏击历史,其中记载了大量技击实例 。


据《角力记》记载,魏文帝曹丕是个武术高手,他曾经亲自下场与人比武:“魏文帝言奋威刘展有手擘,能空手入白刃,帝持甘蔗为仗,下殿数交,二中其臂 。”


这段记载是说曹丕听说奋威将军刘展有空手入白刃的绝技,于是就亲自在大殿下与他比武,他用甘蔗为兵器,两人打了几个回合,曹丕两次击中刘展的手臂 。


虽然刘展在与皇帝比武时必然有所保留,更不可能下死手,但魏文帝不顾皇帝之尊,竟然在大殿下当众与大臣比武,说明那时的社会风气极为尚武,包括皇帝在内,都有几下拳脚功夫 。



如果说大臣在与皇帝比武时不得不承让,持点到为止的谨慎态度,但在其他场合的比试中就不是那么温和了 。


《角力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庾东者,阐之父也 。武帝时,西域健胡趫捷无敌,晋人莫能校力 。帝募勇士,惟东应选,遂扑杀之,名振殊俗 。”


这段记载是说,晋朝大臣庾阐的父亲叫庾东,晋武帝时,有个西域胡人来比武,他身手矫健,晋朝没人能打得过他,晋武帝于是招募勇士来与那个胡人较量,庾东应召前往,结果在比武中当场打死了那个胡人 。这说明那时的比武时以命相搏的,如果没有真功夫,那上台就是送人头 。



根据《角力记》的描述,在唐朝宫廷里,搏击表演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角力记》记载了唐敬宗时的一次搏击游戏:“唐宝历中,敬宗御三殿,观两军教坊内园分朋驴鞠角觝 。戏酣 。有碎首折臂者,一更三点方罢 。”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唐宝历年间,有一次唐敬宗去观看两军教坊内的搏击表演,这天的表演非常精彩激烈,参加比试的武士们有的脑袋破了,有的手臂折断了,表演一直到夜里一更三点才结束 。


通过这段记载,可见那时的武术对练,哪怕只是游戏表演,也是玩真的,下手不分轻重,死伤勿论,根本不存在只讲好看的花拳绣腿,不求实战克敌的真本领的现象 。



在先秦和汉唐时代,中国的民风是极为彪悍阳刚的,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雄性勃发之态,从宫廷到民间,都以武为乐,崇尚勇力 。当时,每年的上元节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比武大会,为了表示与民同乐,皇帝还开放皇家苑林,让百姓到里面观看比赛 。《汉书·武帝纪》:“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觝于上林、平乐观 。”角觝就是相扑搏击的意思,汉武帝在元封六年的夏天,曾让百姓进入上林苑观看武士们竞技 。


汉武帝是特别尚武的一代雄主,他让百姓进入上林苑观看搏击比赛,本身就是对习武风气的有力倡导 。


在当时,每逢上元节,社会上的各个社团就会招募勇士搭起擂台比武,对优胜者予以重奖,大家纷纷涌去观看,以致万人空巷 。对此,《角力记》是这样描述的:“一对相决而去,或赢者,社出物赏之,采马拥之而去,观者如堵,巷无居人 。从正月上元至五月方罢 。”意思就是,对决过后,胜出者不仅得到重奖,还在人潮簇拥下,披红挂绿,骑着骏马游行,可谓风光无限 。到后世,这是舞文弄墨的状元的待遇,而在汉唐,受人敬仰的是拳脚过硬的勇士,正是这种争勇斗狠,以武为荣的价值取向,成就了制霸东亚的雄汉盛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