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耐缺氧

养殖鱼浮头先后顺序?主要养殖品种混养浮头顺序
团头鲂----罗非鱼----- 鲢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
水体缺氧时 , 鱼类一般在池塘上风处,不时把头浮出水面,呼吸空气,这时鱼类游动无力 。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可出现大批死亡或全部死光,这种情况俗称为“泛塘” 。
经常浮头的鱼 , 下领唇肿大突出 , 草鱼呈圆形,鲢、鲫鱼呈方形 , 体色也随之变浅 。虾池缺氧时 , 虾类也会浮到表层水 , 有蹿跳的现象 。蟹在缺氧条件下,可能爬到岸上 。
缺氧浮头的原因
1、水体溶氧的不足引起鱼类浮头
(1)水中溶氧量求大于供 。夏季如遇连绵阴雨、大雾、光照条件差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溶氧的补给量减少 , 而池中各种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造成溶氧不足 。
处理措施: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合理施肥,科学投饲 。
(2)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偏高,水色过浓,有机物分解耗氧过多而引发的浮头 。
夏季久晴未雨,池水温度高,加以大量投饵,水质肥,耗氧大 。由于水的透明度?。?增氧水层浅 , 耗氧水层高,水中溶氧供不应求,就容易引起鱼类浮头 。这种水质如不及时加注新水 , 水色将会转为黑色,此时极易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因缺氧而全部死亡,水色转清并伴有恶臭(俗称臭清水),则往往造成泛池死鱼事故 。
(3) 水体上下层强对流引起的缺氧浮头 。炎夏晴天,特别是一些精养鱼池 , 其水质浓肥,白天上下水层氧差很大,至午后,上层水的氧过饱和(产生氧盈),下层水严重缺氧(产生氧债) 。由于上层水水温高,其密度小,所以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以后,如遇雷阵雨、刮大风时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产生密度流,使上下水层急剧对流 , 溶氧量较高的上层水迅速对流下沉,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耗?。?偿还氧债 , 而上层水氧量又得不到大量补充,因而使整个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 , 极易造成浮头甚至泛池 。
处理措施:增加换水次数,使水质的肥度下降;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使上下水层的水对流,提高下层水中溶氧量 。
(4) 浮游植物大量死亡 。如施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如强氯精等)以及杀虫剂(如硫酸铜等)药物不但杀灭了浮游动物而且杀灭了浮游植物,影响了氧气的产生 , 同时,浮头藻类的大量死亡分解耗氧,导致水中氧气减少可能导致缺氧浮头 。
控制药量,计划施药时间,施药后应加强巡塘 。
(5)养殖水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浮头春季轮虫或水蚤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轮虫为乳白色 , 水蚤为桔红色),它们大量滤食浮游植物,当水中浮游植物滤食完后,池水清晰见底(渔民称“倒水”) , 池水溶氧的补给只能依靠空气溶解,而浮游动物的耗氧大大增加,溶氧远远不能满足水生动物耗氧的需要,引起鱼类浮头 。
处理措施:及时消灭部分浮游动物 。
2、由鱼类鳃部疾病引起浮头
鳃部发生病变后 , 影响其正常呼吸而游于水体上层 。这类浮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无论是晴天还是阴雨天,鱼类长期浮于表层,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也不下沉 。如病情严重再遇上天气突变,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
处理措施:对症用药,如果是寄生虫为主引起的,依据寄生虫种类不同采用相应的杀虫药并结合内服抗菌药;如果是细菌性的则采取内服抗菌药,同时全池泼洒杀菌药物,结合采取防止缺氧浮头措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