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你见过的中药材 如何购买土元( 四 )


41.鸭舌草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疔疮等 。也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和百日咳 。
42.凤眼兰(水葫芦)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消肿 。用于中暑烦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0.5~1两 。
43.兰花参
补虚,解表 。治虚损劳伤 , 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 , 泻痢,刀伤 。
44.柴胡
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 , 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10g 。解表退热用量宜稍重 , 且宜用生品 。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
45.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 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 , 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
46.半夏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 。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 。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 , 能行水湿,降逆气 , 而善祛脾胃湿痰 。
47.麦冬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 内热消渴,心烦失眠 , 肠燥便秘 。
48.玉竹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治热病阴伤 , 咳嗽烦渴 , 虚劳发热 , 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
49.桑白皮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经 。功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肺热咳喘 , 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
50.溪黄草
性苦,寒 。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 。是一味很好的治肝炎的中药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 。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 , 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黄疸型肝炎:症见皮肤及巩膜黄染 , 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
急性胆囊炎:症见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 , 牵及右肩背部,口干苦 , 恶心呕吐,或伴大便干结,或伴腹泻,黄疸等 。
51.莲子
防癌抗癌:莲子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脉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莲子所含氧化黄心树宁碱对鼻咽癌有抑制作用,这一切,构成了莲子的防癌抗癌的营养保健功能 。降血压、强心安神、滋养补虚、止遗涩精、清心、祛斑 。
52.厚朴(川朴)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芳香化湿中药,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孕妇慎用 。
53.板蓝根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功效:清热,解毒 , 凉血,利咽 。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丹毒、水痘、肝炎、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
54.栀子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
55.藿香
功效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