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洒姜怎么用( 三 )


饲养桂花鱼最宜配备发电机组及准备好一些化学增氧化剂,如如过氧化钙[CaO2]、过硼酸钠[NaBO3·4H2O]、过碳酸钠[2NaCO3·3H2O2]等,以备应急时使用 。
③ 池塘水体有害有毒物的消除和控制 桂花鱼饲养密度大、摄食量大排泄物多,尤其在饲养中后期,代谢排泄物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亚硝酸盐[NO2-1-N]、氨态氮[NH3-N]、甲烷[CH4]、硫化氢[H2S]等有害有毒物,有机耗氧量也大,影响桂花鱼的摄食、消化、吸收、生长发育,降低桂花鱼免疫力和抗病力,导致病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病害 。水质恶化诱发红嘴突眼病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
现在微生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控制和改良池塘水质,如降氨素、藻种、硝化菌、光合细菌、EM菌等 。所谓微生物制剂又称为微生态制剂,它是通过筛选选出一些有益细菌并经过人工培养而成 。微生物制剂一般由多种细菌组成,但也有单一种细菌的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微生物制剂施用后在池塘水体及底泥中大量繁殖 , 抑制病害微生物的生长;二是微生物制剂中的细菌分解池塘水体及底泥中有害有毒物及大分子有机物 , 将有害有毒物分解成无害无毒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无机营养盐,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三是光合细菌具体地说有光合色素,可在厌氧、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获得能量,但不产生氧气 。在养殖水体内,可利用硫化氢或小分子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同时也能将小分子有机物作为氮源加以利用,以氨盐、氨基酸等作为氮源利用,故可消除氨氮、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害物质,减少水体的耗氧;四是将微生物制剂与饲料拌匀投喂或喷洒在作物的叶片上,可促进饲养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 。微生物制剂通常每半月左右施用一次,冬季水温低每月施用一次 。微生物制剂不可与抗生素、杀菌消毒药物同时施用,否则,微生物制剂中细菌将被杀灭而不起作用 。
使用药物调节控制水质 降氨素+藻种3亩/袋,上午施用,每半月左右施用一次 。沸石粉20-25kg/亩,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及其它有害有毒物 。聚合氯化铝也可净化水质,用量5-7kg/亩.米,用水搅拌后全池泼洒 。明矾有凝聚沉淀的作用,可凝聚沉淀溶解和悬浮的有机物、无机颗粒,使水体变清,消除氨氮和亚硝酸盐,降低水体pH值 。在水源水质条件差或者换水可能导致病害感染的情况下,实行封闭式养殖,不更换池水,而采取药物处理水质 , 效果很好 。
④夏季高温时 , 尽量提高池塘水位 , 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冬季也应适当加深池塘水位,以利桂花鱼安全越冬,防止冻伤 。
3、加强巡塘 , 及时掌握鱼的摄食情况、饲料鱼的存量、水质变化情况、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
饲养过程中桂花鱼出现“滞口”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桂花鱼发生病害,二是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水质恶化,池塘水体缺氧,水体有害有毒物多 。此外,水温过高或过低 。要根据具体原因分别处理 。
五、桂花鱼常见主要病害的防治
病害防治是饲养桂花鱼的关键技术之一 。桂花鱼属于抗病力弱、抗逆性差的鱼类,加上经过多年饲养之后 , 病原逐年积聚,病害在区域间互相传染,病害通过水源和饲料鱼为主要传播渠道,特别是后者,导致病害逐年多发 。可以说桂花鱼饲养最辣手和关键和问题是病害的防治问题。防治鱼病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防”不单纯是药物预防,而是综合预防,从清塘消毒、种苗采购、饲料鱼的药物浸浴消毒、投喂、到水质管理及定期药物预防等综合措施方能有效 。“养鱼先养水”是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饱含深刻的科学道理 。药物预防主要的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病的发生 。因此,使用药物主要是杀菌消毒药物 。5-10月份水温高气候多变,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 , 因而也是主要发病季节 。在这期间宜使用刺激较小的苯扎溴铵或者聚维酮碘消毒药物 。桂花鱼游上水面、滞食或停食是发病的征兆,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对症下药 。不可拖延,也不能胡乱施药和滥用药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