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太极拳功夫修炼的几个细节问题( 三 )
需要注意的是,不懂此功的人经常会吸一口气憋在腹部显示自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状,此大错也。自误误人,有损身体健康。
8.3太极拳对呼吸有什么具体要求?
呼吸是人的生命现象,呼吸有许多层次,通常的呼吸为“息”,有意识的呼吸为“吐纳”。“人活一口气”,可见呼吸之重要。太极拳的行拳,既是自然之呼吸,又是气功之吐纳。平时练拳时可纯任自然,当呼则呼,当吸则吸,毫不勉强造作。
9.“玩命震脚”的误区
老师常讲,脚底下的穴位很多,经常去伤害它,会大脑心脏和脑血管受到伤害。表演时候造声势可以震震,平时练功时只是要求把“意气劲”做到就行了。
10.“肢体练”与“心脑练”
传统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运用太极拳的“心、神、意、气”,不用肌肉紧张形成的“僵力、拙力、笨力”。归根到底是传统太极拳的特性与方法的问题。太极拳的特性是“轻松自然、举动轻灵、用意不用力”。太极拳是内家拳,需要“心脑练”。不是“肢体练”或称为“力练”。“肢体练”与“力练”不符合传统太极理法,怎么练内功也不会上身。这里我们强调:正确练拳的过程是退力的过程,退力的过程是内功上身的过程。这句话,学者不可不详辩。
11.“松”、“懈”、“僵”、“掤”
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精神是安逸的,动作是含有内劲的。懈,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精神是萎靡不振的,动作是软弱无力的。僵,关节是焊死的,肌肉软组织是紧绷的,精神是紧张的,动作是硬邦邦的。掤,关节是打开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精神是安逸不紧张的,动作是有内劲且能自然轻灵变化的。
两臂如棉里裹铁,柔软沉重,发劲干脆,这些均来自松而不懈。松而不懈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放松是打好太极拳的必由之路。这点学者需在“功夫上身”的拳师身上多加体会。体会、感觉,身知体悟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辨别“真松”与“假松”是关键。松,不是简简单单的表面上装着不用劲,实际一搭手,立马出现“拙力区”与“僵滞点”。
12.太极拳必须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与“传统太极理法”
如果太极拳不符合“人体力学”与“传统理法”,轻者太极功夫十年八年不会上身,重者因练法错误而造成不必要的运动伤害,舍本求末。如:
过于追求所谓“低架”而膝盖疼痛,腰腿疼痛等;
误解“气沉丹田”而造成胸闷、憋气、呼吸不畅等;
过于追求“震脚”而造成的脚跟疼痛等;
过于追求“自发力”而造成的肌肉拉伤,肌腱拉伤,关节脱臼等;
乱拧乱晃乱摇等造成的膝关节损伤,髋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等。
13.许多人练拳数载仍不“懂劲”,懂劲的标志是什么?求懂劲是否一定要经过推手训练才行?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就是练拳一个必经的过程。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招熟,二是要开悟。招熟的标志是,拳架和推手都要符合拳理拳法,熟能生巧,生巧就是开悟。推手是太极拳不可或缺的内容,不推手就是纸上谈兵。但正规的推手训练必须经过明白老师的指导,切忌从拳论中找出几句与自己想法相近的话,一意孤行的傻练,浪费时间的同时有可能还会损伤身体。
14.为什么有人习练太极拳多年,却无法在技击上占优势?
- 这是太极拳功夫还没上身的缘故。所谓“功夫上身”,即“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招熟是“功夫上身”的基础;懂劲是“功夫上身”的标志;神明是“功夫上身”的境界。若练拳多年,仍不堪一击,那就要反思一下老师所教是否“得法”?拳论讲:“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望习拳者深思之。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头|日本武术国手看不起中国功夫,让一个瘦老头几拳打半死
- 刘红芳|首次亮相就拿全国第一!上海郊区的这支业余太极拳队,有位高手→
- 代表人物|李连杰:现代中国功夫确实是“花架子”,但中国传统武术不是
- 模仿最像李小龙的李胜强,靠艰苦磨炼功夫扬名海内外!
- 时尚杂志|孙杨直播带货引发争议,带货美妆产品下足功夫,恐无缘巴黎奥运会
- 孙杨直播带货引发争议,带货美妆产品下足功夫,恐无缘巴黎奥运会
- 李海泉|一代功夫巨星的罕见照片:李小龙和父母合影,与父亲切磋武术!
- 嵩山|我的外甥嵩山少林小武僧,功夫小子庞家贺
- 封盖|送功夫熊猫两火锅!易建联空砍18+7 创封盖新高难救主
- 中国功夫|1973年李小龙突然去世后,他的妻子后来如何了呢?说了你可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