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可能有人会问,破坏产生后所拉动的GDP增长率是否会比破坏产生前本可以实现的GDP增长率高呢?这需要分情况分析 。如果破坏产生前的经济运行是保持一种持续增长的趋势,那么破坏产生后所拉动的GDP增长率可能是比破坏产生前本可以实现的GDP增长率低的,因为用于弥补破坏的资源本可以投入到效益更高的领域 。反之,如果破坏产生前的经济运行是保持一种不断衰退的趋势,那么破坏产生后所拉动的GDP增长率可能是比破坏产生前本可以实现的GDP增长率高的,因为用于弥补破坏的资源之前可能是闲置的 。
总之,经济分析并有认为“破坏”是好的,而是解读“破坏”产生之后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什么,从GDP的逻辑发现其有利的一面 。因此,经济学从来没有认为社会可以依靠“破坏”来增加社会的总财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对流量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才能正确理解GDP增长的逻辑 。
二、GDP的统计逻辑
关于GD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其较为准确的计算出来 。如果沿着GDP定义的逻辑思考,最直接的想法是把一个经济社会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中间产品从计算中剔除掉,然后分门别类地记录所有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再进行加总 。很显然,这样的统计方法既复杂又困难,并不实际 。那么现实生活中,统计部门究竟是如何计算GDP的呢?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一份收入就对应着一份产出 。而没有产出肯定不会有收入,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而我们知道,有人得到收入,也就意味着有人进行支出 。因此,一份支出对应着一份产出 。GDP的统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 。因此,一个经济社会的GDP等于统计时期内本地支出和外国支出之和 。
本地支出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消费和投资 。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包括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 。而外国支出则可以用本地出口表示 。不过,在计算GDP时还需要将本地出口减去进口,因为本地进口带动的是外国的就业,拉动的是外国的GDP,所以计算时应扣除掉 。显然,从支出法的统计逻辑来看,推动GDP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者被称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
我们是通过总支出来计算总产出的,那么是否有可能出现产出没有相对应的支出呢?是否有可能出现消费的是上一期未销售出去的产品呢?当然有可能,但计算时有办法对统计时期内没有获得支出的产出即存货进行处理 。这些未销售出去的产品可以看成是企业购买的存货,将其当成一种特殊投资方式,叫做存货投资 。因此,存货的价格总和也会被计入到投资中 。而存货消费增加时,存货投资会相应减少,刚好抵扣掉,所以不会影响GDP的统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