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犹如清风吹散迷雾,它展示的是一个新的进程 。有如星星之火,它将燃起奴隶反抗的熊熊烈火 。这几句包含的容量很大,它通过质问,巧妙地引出奴隶们各种艰辛劳动的图景,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公,这样,就由眼前的伐木延伸到日常的耕种狩猎中,时间和空间不再限于伐木场,表现了更广阔的背景 。如果说以上是“热骂”,下面又来了两句“冷嘲”:“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那些贵族,可不是白吃饭的 。其实,他们正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假如说他们吃了饭还干点什么的话,那就是,想着如何更多地盘剥鞭打叱骂奴隶 。以“冷眼”写“热肠”,以反诘的感慨来表现肯定的指斥,诗的结构随感情的起伏而变化,表现了较成熟的技巧 。第二章和第三章也是九句,形式基本与第一章相同,用的是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但有两点应当指出:第一,通过换字,不仅起到了押韵的作用,又显示了劳动程序的变化,如第一章说的是“伐檀”,第二章就写到“伐辐”,即把檀木加工成车轮中的辐条,第三章说到“伐轮”,即将各种零件装成车轮 。在这种劳动工序的自然推进中,又显示出奴隶们的活儿一桩桩,一件件,没有止息,生命就耗费在这“坎坎”的敲打声中了 。第二,感情逐步深化,揭露逐步深入 。从前往后,奴隶主的榨取由“三百廛”到“三百亿”,由“三百亿”到“三百囷”,搜括猎物也由“悬貆”而“悬特”而“悬鹑”,不论大小,愈求愈精 。这样,步步推进,愤怒责问和尖锐嘲讽的感情色彩也就愈来愈重 。诗是现实生活的浓缩 。在阶级社会中,究竟谁养活谁?剥削的概念是什么?奴隶们是怎么觉醒的?这一系列问题在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那里也许要花费很多篇幅才能说清,而《伐檀》这首诗,几十个字就十分鲜明地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解答,充分体现了诗歌高度概括和形象鲜明的特征 。这首诗从“坎坎伐檀”写起,既是“赋”——写的眼前实景,也是“兴”——兴起后文沉重的叹息和疑问 。诗采用了一般劳动歌谣的反复咏唱的质朴形式,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我们会感到,历史那么遥远,又是那么切近 。另外,这首诗在简朴的形式中,透露出深刻的思想光辉,十分可贵,犹如璞玉浑金,越是古朴,越是动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